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24年3月1日,“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启动。活动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带动全城全域全面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下列为此活动拟写的新闻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B.坚持守正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C.彰显英雄本色实现自我价值D.厚植家国情怀丰富文化产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沧江-湄公河将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深化六国睦邻友好合作,促进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16年3月,在中国政府的倡导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机制全面启动。5年多来,在中国一东盟合作框架下,六国强化合作,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澜湄模式:打造了“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澜湄格局,创造了“天天有进展、月月有成果、年年上台阶”的澜湄速度,培育了“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中老铁路等一大批“一带一路”重大基础设施和工业化项目顺利实施,上百个惠及民生的中小型合作项目迅速落地,澜湄合作给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已成为次区域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新机制之一。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倡导建立澜湄合作机制的合理性。
(2)“一带一路”是文化推动发展的体现。结合澜湄合作的成就,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2-03-14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3 . 2000多年前,驼队穿越苍茫大漠,走出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中欧班列开通十年来,似“钢铁驼队”满载货物横跨东西,实现了“海丝”“陆丝”的无缝连接。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寒冬”里,中欧班列更化身为“救命通道”,把饱含深情厚谊的紧缺抗疫物资输送到沿线各国,为世界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中欧班列(     
①创造了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条件②开辟了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新通道
③促进不同文化在商贸往来中融为一体④成为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范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09更新 | 331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体技术,“网”聚书香、“云”游四方成为现实。云端看展览、指尖点文献,打破了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形式限制。面对实体场馆数量有限、馆藏保护有特定要求以及精品内容供不应求的现实,融合技术手段为其扩容,打造出24小时不打烽的线上文化空间,从而惠及更多受众。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数字化有利于(     
①扩大文化供给,提高经济效益
②盘活文化空间,提升文化体验
③挖掘文化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④提高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基本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4月14日,北京公布6个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首次成批量推送文物保护的活化方案。此次文物活化利用吸收了社会力量参与,体现了文物保护工作思路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的重大改变,让文物建筑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分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     
①意在通过历史文物建筑讲好北京故事、中国故事
②说明文物建筑的价值取决于文物建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③表明只要引入社会力量,文物建筑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可以更好地发挥文物建筑的经济功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