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习近平同志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论述是(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③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
④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0-25更新 | 30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阳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如今早已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随着2018年“七夕情人节”的到来,各商家纷纷抢抓节日商机推出各种特色商品、活动招揽顾客,由此催生的“浪漫经济”异常红火。这表明(     )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是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2021-07-12更新 | 19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黄石慧德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
3 . 《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寝床弄璋,寝地弄瓦”这种“重男轻女”意识本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完全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1-18更新 | 240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慧德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2018年世界杯中国企业拿到7个赞助席位,泸州老窖以文化为引领,实现品牌全球聚焦,将中国白酒及其承载的中国文化传向世界。由此可见
A.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在经济活动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2019-12-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前,首届莫斯科“中国节”系列活动在莫斯科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举行。展览馆向俄罗斯人民展示了中国剪纸、书法、古筝、京剧等传统文化,让俄罗斯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人民对俄罗斯的善意与友情,从而不断夯实两国友好交往的基础。莫斯科“中国节”
①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进行了创新
②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交融
③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表明文化成为两国关系的决定因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陈凯歌等七位导演为祖国70周年华诞共同倾力打造的献礼片,影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紧密的关联。它既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刷新了国庆档献礼片的票房纪录。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与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与享用文化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④
7 . 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有200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许多汉语词汇已经在英语词汇系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关机构预测:“由于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世界各国文化都具有包容性
③经济发展也能增强文化影响力
④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019-10-02更新 | 99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慧德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我国和意大利同为服装出口大国。意大利依靠先进的服饰文化和品牌赚取了高附加值,而我国满足于低层次的生产加工,赚取的只是一些基本的劳务费。这告诉我们
①意大利服饰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的文化品位
②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优质化是服装产品占领市场的关键
③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④现代消费就是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9 . 《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上述要求是基于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基础,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重要标志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10 . 猪年春节见证了“中国年”国际化的新步伐。从各国政要到媒体,从国际商家到民众,来自中国的“春意”越来越受欢迎。如今,全球十多个国家把春节列为本国的法定假日。“中国年味”飘向全球、走红海外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③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