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令人印象深刻,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朋友探索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
③科学精神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类似报道频频引发社会热议。

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2022年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显示,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劳作等任务,将分别贯穿不同年级段。

对于劳动教育,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有家长就对劳动课的设置持保留意见,认为孩子去学校是读书不是去做体力劳动。不少家长替孩子包办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事宜,甚至用“不努力读书,今后就去做苦力”等对孩子进行“恐吓教育”。这些错误的认识与教育方式亟须纠正。学校和家长必须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方能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生活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仅仅依靠修改课程标准、学校增加劳动课程是不行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23-03-15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培育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一规定是基于(     
①不同的文化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减轻学生负担
③家庭教育决定了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水平
④人的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形成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更多的青年学生走入田园,参加插秧、开镰等农事体验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丰收的喜悦,在“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传统生产方式中感受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       
①说明农耕生产方式已成为文化遗产,应加大保护力度
②增强了青少年变革自然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③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农耕文化,深化对农耕生产方式的认识
④有利于引导青少年珍惜劳动果实,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遍布农村的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这些“文化墙”采用图画、顺口溜、诗歌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环保知识、家庭美德、法律知识、卫生常识等,展示了新农村的良好风貌,让墙壁说“文明话”。这表明(       

①文化氛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②增强群众的文化体验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
③农村的文化特质可以通过文化墙展示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营造一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6 . 北京冬奥会完美落幕,但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的火种仍在照亮着人类团结合作、战胜困难的前进道路,唱响在北京冬奥会的奥林匹克口号仍在全世界传递,带给人们信心、温暖和希望,凝聚起共同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这表明(       
①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文化创造是否成功的客观标准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一定的精神产品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体现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取决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2022年9月8日,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在校园内建设固定可供全校师生观看或参与的中医药文化场所,以中医药机构为主体组织专业人员进校园持续开展中医药科普、体验、游学等活动,组建校园中医药文化兴趣小组,培养中医药科普老师,引导学校师生积极组织可自行开展的活动。这是基于(       
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人们接受文化影响往往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1-25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2年9月13日,央视网刊登文章《领航中国 引领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文章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他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我们要重视家风建设,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
②人的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形成的
③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1-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教不易,任重道远。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部署开展幼儿园名称规范清理行动,对冠以“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包含外语词、外国国名、地名,使用“双语”“艺术”等片面强调课程特色的名称进行清理整治,2022年6月前完成整改。这一要求(     
①启示我们发展民族文化一定要不断赋予时代新元素
②有利于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弘扬传统文化
③旨在净化学前教育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④能够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培养中华文化归属感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2-11-2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学科素养评价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422日,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基础日益厚实,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进一步增强。受益于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青年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逐渐从“去哪儿都新鲜”转变为“去哪儿都习以为常”;随着图书、影视、网络视听等文化产业迅猛发展,青年所需所盼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逐渐从“有什么看什么”转变为“想看什么有什么”;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应有尽有,青年走出去看世界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逐渐从“只在家门口转转”转变为“哪里都能去逛逛”。“中国奇迹”“中国之治”带给青年的不仅仅是自豪,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

不断扩展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正助力中国青年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