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为更好推动汉字规范使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对出版物、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汉字使用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和清理,切实提升内容质量。

《通知》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汉字字体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字体更加多元,较好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用字需求。但也要看到,部分字体使用场合不当、质量水平较低,尤其是一些“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对字体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背离汉字的书写规范、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误导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必须加以规范整治。

规范汉字使用,并不等于拒绝个性化的汉字书写。《通知)要求引导字库生产企业创作更多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规范、美观的字库字体产品,为当下拓展汉字字体边界创造空间。必须看到,从魏碑到唐楷,从二王到颜柳,先辈创造的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展现了汉字的多样风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

我们应顺应时代浪潮,让富有时代感的汉字焕发光彩,让卖丑搞怪的表达失去存身之所,推动承载中国智慧的方块汉字历久弥新、走向未来。


(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规范汉字使用与汉字个性化发展的关系。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汉字字体规范运用的社会价值。
(3)学校是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阵地,就如何规范校园汉字使用提出两条建议。
2022-06-01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押题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2 . 抓好青少年群体的党史学习教育,要把党百年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编写成教学案例,教育引导青少年在思政小课堂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在润物无声中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校正价值追求。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深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河北,新中国起点,金色燕赵,新时代亮点。河北省作为革命根据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狼牙山风景区、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冉庄地道战遗址和纪念馆等。

为了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通过丰富多样的旅游样态传递给人民群众,河北省多措并举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给红色资源“输血供氧”,提供专项资金,实施省级以上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建设、展陈提升行动;实施“红色十数字化”,推出“河北省红色地图”,建立网上红色展馆,引入场景模拟、MR技术、3D技术开展沉浸式展陈;以游览观光、参观体验、研学教育和学习探讨等多样化形式,吸引游客到访;利用建党100周年、辛亥革命110周年、长征胜利8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系列革命文物新闻宣传活动;积极培育“五好”讲解员队伍、打造红色文化导游队伍、建立志愿者队伍,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红色旅游一片红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河北省是如何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的。
4 . 以“阅读小康气象,奋进振兴征程”为主题的2022“新时代乡村阅读季”于2022年4月24日在京启动。今年商务印书馆将为全国各地农家书屋捐赠价值3000万码洋的图书,包括《习近平扶贫故事》《红色气质》等图书。关于推进乡村阅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营造浓厚的乡村阅读氛围,引领新时代阅读风尚
B.借助现代传媒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C.使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D.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农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然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我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日益繁重。在此背景下,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人才、科技等重要支撑,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为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制度保障;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挑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从“制”到“治”的飞跃,昭示法治建设从法律制度向囊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法治体系转变,法治中国建设迈入系统全面、协同高效的新境界,等等。

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的法治理论指导。


(1)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为提高师生的法治素养,某中学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活动,请你结合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为该校提出两条活动建议。
2022-05-27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5月模拟政治试题(一)
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6 . 让地名留住“乡愁”,国务院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修订条例保护地名有利于(     
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擦亮文化名片
②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彰显文化魅力
③留存不同民族标识,保护地方特色
④了解当地历史演进,传承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政治试题
7 . 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粮减损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力之举。我们必须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把节约粮食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举行“节粮减损,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的教育活动。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道德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5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江西五省名校新高考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押题文综政治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在全网开展“大扫除”,为管网治网长效机制建设积累经验,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打下坚实基础;“护苗”专项行动坚决清理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内容,有效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净网”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某中学决定举办一次以“网络文明进校园”为主题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做一个活动计划。
要求:①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②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③15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2022-05-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七)
9 . 2022年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开幕。公益广告《十二时辰》在央视、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等央官媒及各大自媒体全线播出。这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3更新 | 3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市高三三模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与其他航天大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在元器件、原材料水平甚至单项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坚信,只有立足自主创新,才能面向国际、赶超国际。我国不断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全国数十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协同作战,创造性的运用系统哲学思想、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系列飞船,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三大载人航天关键技术。2021年,我国航天员不但首次进入自己国家的空间站,而且分两批进行了二个月和半年的空间站生活。这些辉煌战绩,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2022年元旦,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生一起,共话“太空梦”,一起向未来。

“遇到困难挫折怎么办?”“在太空环境中如何保持“感觉良好'的状态?”青年学生们踊跃提问。航天员耐心解答,掌声不时响起,大家纷纷为他们点赞。在对话过程中,翟志刚说,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王亚平希望“天宫课堂”能引导更多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叶光富则表示,在太空中我们身体虽然失重,但是我们的心里却非常踏实,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京港澳三地学生都意犹未尽。他们表示,来自“天宫”的新年寄语让人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载人航天科技自立自强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这次天宫对话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3)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请你选择航天精神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撰写一份发言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使用政治学科术语③不得抄袭给定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2-05-23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