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在我国,虽然普通话早已被法定为国家通用语言,但近年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仍有约4亿人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作为语言的重要代表,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方言,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1)目前我国仍有约4亿人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解释。
(2)真理越辩越明。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真理观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3)在普通话日益普及的今天,请就如何保护方言提出两条建议。
2 . 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强调中英要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支持和友谊,推动两国合作再上新台阶。习近平指出,英国是最先开始探索代议制的国家。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在这方面,中英两国立法机关可以加强交流互鉴。
(1)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英要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支持和友谊,推动两国合作再上新台阶。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近年来,社会上部分理论家、批评家总以为只有英美的法治理论、法治模式先进高明,中国的法治建设只有合乎英美标准,才是正确的;否则,无论效果如何,都是错误的。请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3)2015年是中英两国首个文化交流年,请就如何推动中英文化交流再上新台阶提出两条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
2016-11-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3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家庭、涵养家训、家风,是一条重要途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家风,重家教,守家规的传统,家风的传承,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教育。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现在有文字记载的家风教育大概就是西周初年周文王,周公的家训。在《尚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周公告诫侄子周成王的一篇告辞。文中,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安逸享乐,不要荒废政事,要安定民心。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断生活格局发生了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社风的形成。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总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上生长出来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传承良好家风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谈谈家风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如何实现良性互动?
(3)请你从生活实际出发,就如何传承良好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两条建议。
4 . 材料一: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忠、恕”,仁、义”等儒家思想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英国文化的“自由、开放,公正、权利义务统一”等价值观则孕育出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戴安娜王妃等文化名人。2015年,中英两国举办“文化交流年”,两国互相举办了一系列代表各自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最高水平的活动,并以此进一步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推动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两国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创作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英两国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文艺创作为什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3)结合材料二,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5 . 今年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投毒害死室友、举刀捅死亲人、贩毒、纵火,考试抄袭、论文剽窃等等,一件件触目惊心、发人深省。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导致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在于西方文化的泛滥。只有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2016-11-26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
6 .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确定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江苏省在首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开展了丰富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国家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宪法观念和宪法体现的基本精神将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是有形的、强制的
③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15年5月23日,西南地区最大的美术馆——四川美术馆新馆正式掀开了神秘面纱。四川美术馆开馆后将对市民免费开放,让观众感受艺术与美的熏陶。这样做是因为
①经济决定文化,没有物质条件的提高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发展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15年5月23日正式开馆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美术馆-四川美术馆新馆将对市民免费开放,让观众感受艺术与美的熏陶。美术馆免费开放
①凸显了文化发展与物质发展的同步性     
②为艺术熏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体现了艺术美也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发挥了特定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9 .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理念摆在推出位置。创新文化是创新事业的灵魂,推动大众创新首先需要创新文化的浸润。创新文化,简言之,是能激励创新的文化。从一般意义上讲,其包括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人文精神和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人文环境。前者如以创新相关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保护制度等。
材料二: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他1942年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提出,经济进步是通过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来实现的。熊彼特认为,进步背后的驱动力是企业家,他们有着关于一个新产品、生产一个旧产品的新方法或其他创新的想法。当企业家的企业进入市场,它对其创新拥有某种程度的垄断力量,正是预期的垄断利润激发了企业家。新企业的进入对消费者是有益的,消费者现在有更大范围的选择,但是对现存生产者常常是不利的,他们可能发现与新进入者的竞争往往是困难的。如果新产品比旧产品足够好,现存企业甚至可能被逐出市场。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一过程不断地自我更新。企业家的企业成为现存企业,享受高利润,直至它的产品被新一代创新的另一个企业家的产品所替代。
(1)大众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的浸润,推动创新事业必须培育创新文化。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从哲学角度来看,为什么说经济进步是通过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来实现的?
(3)依据材料,你觉得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和能力?(至少谈两点)
2014·江苏南京·一模
10 . 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要
A.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B.开展特色活动,传承中华文化
C.加强文化交流,变革多样文化D.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2016-11-26更新 | 57次组卷 | 6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