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1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通过设立“环境日”、“海洋日”、“无车日”等活动来营造全社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氛围。上述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6-12-12更新 | 10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高中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文化对人的影响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微博俨然已经成为最新的反腐方式。无论是“表叔”、“房叔”乃至更早的“天价烟”局长等腐败案件的查处,都遵循“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这样的路径发展。在去年的25件网络反腐事件中,16件被证明属实,9起失实。有专家指出,针对当前严峻的腐败形势,需要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材料二 “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审议并公布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对于保持良好的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人说,“我国反腐的关键在于网络反腐”。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中央改进作风建设的必要性。
2016-12-12更新 | 8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3 .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重度污染,夏季出现北涝南旱的极端天气,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环境和发展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中小学应该把环保教育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常抓不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重视环保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感受文化影响”的知识,探讨和论证在中小学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的合理性。
4 . 2016年9月15日,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学子们相约华清宫,参加景区节庆互动活动,并一起吟诗度中秋。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互动活动中,学子们
①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②须无意识接受中秋文化的熏陶
③要对中秋文化自觉地加以改造   
④应该保持和发扬优秀中秋文化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模拟政治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抢红包”是2016年是现在微信平台的热门话题之一,对此社会各界存在较大的争议。
●反方:这是一场文化灾难。“抢红包”是注重物质淡忘精神的现象,让金钱冲淡了年味,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氛围,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甚至会利用人们赚钱心理大发过年财,并对社会价值导向产生负面影响。自己不参与“抢红包”。
●正方:这回归了文化本质。红包本是沟通感情、联络关系的途径之一,抢红包可以让春节不再局限于春晚等单一方式,使节日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网络红包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不造成经济负担,大家图个吉利。网络红包的趣味性,它的美好寓意,以及带给我们的惊喜,恰恰让过年的红包回归了文化本质。自己会积极参与“抢红包”。
(1)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认识。
(3)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对传统文化继承,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请你就如何坚持正确方向,克服两种错误倾向提出两点合理建议。
2016-11-26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安徽铜陵第一中学高“培优拔尖”选拔考试政治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不断充实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旋律;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爱国主义追求的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支撑。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唯有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我们才能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昂扬奋进。


(1)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
(2)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运用联系的观点对此加以分析。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每一个人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请你为中学生践行爱国主义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7 .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在美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扰。影片男主人公的儿子感冒,恰逢爷爷来美探望,于是爷爷使用了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刮痧,来治疗孙子的病。而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不合儿童保护法的,于是福利院的人员将孩子强制抱走,剥夺了其父母的抚养权。
     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此前屡次刊发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争议漫画,触怒穆斯林。1月7日,2名穆斯林枪手袭击《查理周刊》,杀死12人。袭击过后,《查理周刊》再度以穆罕默德为题发表漫画,在南亚地区引发诸多游行示威。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
(2)有同学从文化冲突事例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冲突。”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理由。
(3)请为我国文化安全宣传教育策划两项活动,并说明理由。
8 . 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0月19〜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访英期间,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表示,他高兴地看到,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中英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英人文交流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誉为“无言之诗,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的中国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线条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之后,中国书法经周代的金文、石刻文、简帛,至秦代出现了“写法苛刻”的小篆和“书写方便”的隶书。
字形方正、法度谨严、笔画分明的隶书的出现是中国书法艺术上的一次革命,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汉代兴起的草书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以“书圣”王羲之为代表的两晋书法家的行书“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唐代的书法艺术对前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从而推动了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艺术跨入到新的境界。此后,中国书法艺术在宋元明清时期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发展。2009年9月,中国书法艺术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今,随着汉字书写工具的变化,特别是键盘输入汉字的普及,加之应试教育的功利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书法教育面临巨大冲击。有人建议,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要光大书法艺术就应将汉字书法作为初高中升学考试成绩一部分进行考核。
(1)你是否赞成将汉字书法作为初高中升学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在汉字书法受到冲击的今天,试就如何光大中国书法艺术提建议。
10 .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千百年来,传统家书维系着人间的亲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等文化的综合载体。目前,为了避免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家书悄然消亡,一些有识之士倡议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家书,这是因为
A.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B.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品格与素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