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08山东卷1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019-01-30更新 | 1202次组卷 | 3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
2 . 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2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经过近3个月的寻访和事迹展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引导更多人关心关注农村教育。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大众传媒决定了文化的发展
④主流媒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8-12-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木垒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3 . “全民阅读”应该重在培养公民的阅读习惯,从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转变。光靠强制力量不足以达到“全民阅读”期望的成效,营造“书香”社会才是“全民阅读”的根本所在。这是因为(  )
①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创造和发展文化,又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氛围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4 . 某校举办的校同文化艺术活动以“弘扬校同文化,展示学生风采’响应‘中国梦”’为主题,激发学生爱国、爱校和热爱艺术、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热情。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
③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
④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中秋月圆的千里相思,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守岁祈福的拜年团圆。年年岁岁,庆祝的形式虽然变了,但正是有了这些仪式的存在,才有了节日里不同寻常的意义,才能成为我们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的是
①通过人们的主动践行,仪式才能发挥应有的精神作用
②文化活动会影响人的成长发展、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
③人的文化素养是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和逐步提高的
④仪式因其古老悠久,所以能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8-08-15更新 | 168次组卷 | 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6 . 文化像和风细雨、晨露阳光,营造出一种氛围,随风潜入“梦”,润“脑”细无声。下列能够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这一特点的是        
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③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研究表明,同样一篇文章,从网络上阅读和从书本上阅读都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但给人的感受不同。纸 质阅读更多指向深度思考,数字阅读更侧重于资讯与知识的获取。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④不同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作用不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近年来,央视一些文化类节目,如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不仅通过形式创新吸引观众的目光,还能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讨论,为社会注入文化正能量。这些节目
①能使收看者感知真善美,并努力追求真善美
②能丰富观众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③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④是人健康成长的决定因素,促进了观众的全面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 . 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发挥才能提供了平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基于(  )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能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 
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018-06-20更新 | 11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林语堂曾经说:“理想的大学应该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他们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仅仅邀请他们住在校园里。比如牛津、剑桥邀请的这种人,在校园里叼着烟斗与人闲谈,高素质的学生也就这样被烟.熏’出了校园。”可见,林语堂心中理想的大学应具有
①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②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③宽广深邃的文化底蕴
④贴近生活的治学理念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