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1-22高二上·四川广安·期末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某校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是因为(       
①人们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文化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无形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3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变式训练之文化生活
2 . 之所以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活动,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在润物无声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是因为文化(       
①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深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1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变式训练之文化生活
3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组织52个区直部门、7个街道镇主要负责人以及168名村(社区)支部书记参观廉政教育学校,引导“一把手”自觉接受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强化党性、纪法和廉政教育,拧紧思想“总开关”。可见(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人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
C.参加文化活动是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D.人生观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22-08-04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第二次)文综试卷-高中政治
21-22高二下·河南安阳·期末
4 . 时代呼唤着教育改革,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通过立法确立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将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发展,培养造就优秀人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视家庭教育是基于(     )
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家庭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
③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确定不移的
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在家庭中才能确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14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变式训练之文化生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二下·河南信阳·阶段练习
5 .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
我国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这是因为(     
①文化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活动
③良好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价值观起决定性作用
④人们在生活中被动地接受着健康文化的影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14更新 | 17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变式训练之文化生活
6 . 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开讲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可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2高二上·四川资阳·期末
7 .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之所以重视家庭教育是因为(   
①孩子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教育逐步培养出来
②其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中具有决定作用
③家长教授给孩子的都是优秀文化内容
④不同文化环境可能对人产生不同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6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变式训练之文化生活
8 . 为了让更多的民众共同践行“公筷行动”,浙江多地出台了多种宣传方案,以接地气、贴民心的方式将公筷推广进行到底。由此可见,“公筷”成为一种新风尚需要(       
①改变人们天生的文化素养②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
③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④通过社会变革强制改变生活习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由此可见(       
①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②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11更新 | 3456次组卷 | 80卷引用:专题11 文化与生活
10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9-06-08更新 | 5661次组卷 | 8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