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1 道试题

1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从启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到发起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掀起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桌新风,全党全社会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既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氛围的意义
2024-01-15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这是党和国家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关注,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关注,也是对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弘扬。


结合材料,分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农耕文化的必要性。
2023-12-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2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汪洋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指出,为隆重表彰激励先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充分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毛相林等10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10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表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原因。
2023-03-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类似报道频频引发社会热议。

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2022年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显示,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劳作等任务,将分别贯穿不同年级段。

对于劳动教育,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有家长就对劳动课的设置持保留意见,认为孩子去学校是读书不是去做体力劳动。不少家长替孩子包办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事宜,甚至用“不努力读书,今后就去做苦力”等对孩子进行“恐吓教育”。这些错误的认识与教育方式亟须纠正。学校和家长必须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方能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生活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仅仅依靠修改课程标准、学校增加劳动课程是不行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23-03-15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教育为本。作为共同富裕的样板村,浙江省宁波市滕头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题材和生动案例。近年来,滕头村先后投入3亿多元,新建改建了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滕头展览馆、世博滕头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一批具有题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教育平台,通过以“案例剖析+观摩实践+互动交流”为主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学员可按需开展红色党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个性化教学,深入领略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20多年来累计教育培训中小学生520多万人次,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该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培养时代新人的作用。
2023-01-15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是遵义会议胜利召开87周年。贵州省遵义市加快建设全国著名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色文化。遵义市加强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战斗遗址等革命文化场馆提升工作,深入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建设……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追寻着历史的足迹,接受着革命精神的洗礼。遵义市在保持精髓不变的情况下,对“红色经典”进行演绎,创作了电影《遵义会议》《天渠》、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舞台剧《伟大转折》、花灯戏《十谢共产党》、纪录片《出山记》、红色快闪《长征原来如此青春》等文艺作品,并在全市组织展演活动,宣传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和价值追求,更加精彩地讲好长征故事,教育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珍惜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遵义市结合实际,创新传播渠道,播撒“红色种子”。开展“云上宣讲”、创作设计“小红军微信表情包”,组建红色义务宣讲团、小小宣讲员队伍,推动流动的“遵义会议纪念馆”走进热点城市、国内高校,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弘扬红色文化对人的重要作用。

7 . 共同富裕,教育为本。作为共同富裕的样板村,浙江省宁波市滕头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题材和生动案例。近年来,滕头村先后投入3亿多元,新建改建了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滕头展览馆、世博滕头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一批具有题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教育平台,通过以案例剖析+观摩实践+互动交流为主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学员可按需开展红色党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个性化教学,深入领略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20多年来累计教育培训中小学生520多万人次,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该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培养时代新人的作用。
2022-12-19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422日,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基础日益厚实,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进一步增强。受益于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青年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逐渐从“去哪儿都新鲜”转变为“去哪儿都习以为常”;随着图书、影视、网络视听等文化产业迅猛发展,青年所需所盼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逐渐从“有什么看什么”转变为“想看什么有什么”;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应有尽有,青年走出去看世界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逐渐从“只在家门口转转”转变为“哪里都能去逛逛”。“中国奇迹”“中国之治”带给青年的不仅仅是自豪,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

不断扩展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正助力中国青年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
9 . 2020年,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得到激发,中国的文化强国之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要扎实推进革命文物工作,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红军长征过广西的纪念设施、遗址遗存持续进行抢救性保护。2019年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发生85周年,广西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落成,将成为缅怀革命先烈、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红色旅游新的资源。

材料二   为了弘扬红军精神、继承广西革命传统,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编写了中小学地方教材——《红色广西》,突出介绍了湘江战役等广西红色革命文化内容,宣传革命战争历史事件的深刻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红色革命文化进校园”,引导广大中小学生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继承红色基因,学习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发掘保护革命文化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广西推进“红色革命文化进校园”的原因。
2022-11-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防疫工作总要求,为科学战“疫”指明了方向。中医药专家和人才作为中医药科普传播的重要力量和传播主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为做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药积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发挥科普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传播的内容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真实可靠、准确无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优传播内容,增加优质科普知识供给,使民众在第一时间掌握和应用中医药防控知识,增强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医药文化传播要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注重传播路径的创新改革和路径研究,利用新媒体矩阵来拓宽中医药知识的传播方式,加快中医药科普速度。

最后,要让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直入人心,就是要把深奥的知识讲浅显,将复杂的道理弄简单,使枯燥的内容变有趣,通过设计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组织中医药文化活动,把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中医药文化和知识送到老百姓身边。这场科学战“疫”正是中医药科普走进百姓生活的契机,要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广大中医药界人士做大做强中医药科普知识传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宝贵的中医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过程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分析中医药文化在科学战“疫”中能够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2022-10-20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