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陕西绥德,当地人民群众以党史故事为素材,创作出红色秋歌舞,令人眼前一亮、意味深长;在山东济南泺口九烈士纪念碑教育基地,义务讲解员将党史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引得游客连声叫好;在海南儋州,党史内容写进一曲曲山歌,“每周一唱”广受群众欢迎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许多地方将红色历史与优秀传统艺术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秧歌、快板、山歌等,是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以歌串史、以戏叙史,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让党史更加可知、可感、可近、可亲。这些实践启示我们,不断丰富党史的讲述方式、呈现形式,能够进一步使红色精神润物无声,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好的形式离不开好的内容。立足本地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既是创新方式方法的重要基础,也是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的题中之义。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史故事,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红色文化,我们就能更好地使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教育“火”起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知识,谈谈在红色教育中如何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为响应国家号召,某校开展党史教育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方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某中学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教育先进单位,德育教育如火如荼,启迪学生心灵,塑造共和国美丽接班人。

该校文学社和语文组共同举办了“校园风华”文学大赛,同学们深刻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很好的诠释和展现了该校师生“坚毅、勤奋、诚朴、健美”的优秀品质。

在该校的各个角落和空间,或以绿色植被、或以名人名言、或以文化展示牌来浸润心灵,塑造美好人格。

置身校园,同学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母校的优秀品质,正如2021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刘小明所言,进入母校学习的三年,将影响我一生,无论我的学习和工作.甚至我们的为人处事方式,都会具有母校标识和特色。

该校教育处和思政课老师共同组织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多次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主题的电影和电视直播,尤其是观看了建党一百周年电视视频和电影《长津湖》后,很多学生流着泪表示,要紧跟党的步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读书,不辱使命。

多年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届又一届的优秀毕业生从这里走出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书写美好人生。


结合材料,请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回答该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校组织师生学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请你以“传承红色基因追梦青春接力”为主题,为此次活动设计活动方案并阐述活动意义。
要求∶①活动意义要紧扣活动主题,活动方案设计至少两个。
②字数限定在150字左右。

4 . 垃圾分类,无疑是今年最热的话题之一。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从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刚开始宣传的时候,有些居民很排斥,有些居民处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阶段,还有些居民培训完了正式扔垃圾的时候对垃圾的分类又会搞混。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各城区深入党政机关、学校、社区、园区等地,开展《条例》宣教月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依法分类的社会氛围。全市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介,如电视台、广播、大型LED电子屏、公交车站、地铁灯箱等,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大街小巷。社区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通过寓教于乐的体验式互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条例》实施初期,居委会在每个投放点安排1-2名志愿者值守,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同时通过先进表彰、社区红黑榜等公示方式,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居民每次投放完垃圾还可以通过扫描桶上安装的智能积分卡进行积分,积分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上海市推行的绿色账户来换油换米。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海市是怎样有效推进垃圾分类的。
2021-08-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各地群众赛龙舟、包粽子、赏民俗,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度佳节。

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为了纪念受国诗人屈原而立。一千多年来,包粽子、赛龙舟等庆祝活动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一家人围绕饭桌,包包粽子,彼此间传递了亲情。举办龙舟大赛,磨练了人的意志。开展纪念屈原活动,让人们时刻感知到屈原的心忧家国、情牵百姓、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

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各地举行端午节庆祝活动的文化价值。
2021-08-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限时练》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6 . 志愿军将士及英雄模范们的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震撼历史的伟大斗争,必定留下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被誉为"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英雄的志愿军将士不信邪、不怕压、不惜流血牺牲,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奇迹。"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打出了不可撼动的大国尊严。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一个社会的价值底座。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迈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每逢危急时刻,从来都是"遍地英雄"。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以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为代表,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中印边境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边防斗争中,祁发宝、陈红军等边防部队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为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汇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某校开展"弘扬英雄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该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三项具体活动,并分别写出设计的依据。
2021-06-04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教科院2021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

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战士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老夫妇万佐成、熊庚香,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当主持人再次念起这些熟悉的名字时,无数观众被感动,不少网友表示“太好哭了”。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或在各自岗位尽己所能。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用担当和勇气感动中国。2020年已经远去,但那些平凡的人和他们所做的不平凡的事,在每个人的心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中央电视台为什么要举办《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2021-05-26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北优质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
2020-11-28更新 | 31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合格考)

9 .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2020年4月4日我国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这是我国首次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全国性哀悼。我们沉痛哀悼那些为战胜疫情献出生命的人,感恩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来援的守望相助。悲痛过后,给了我们更多的勇气,一往无前,继续生活!


结合材料,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的意义。

10 . 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事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