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2日,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国家民委负责人在讲话中指出,70年前,云南普洱专区3000多名各族群众在宁洱立碑盟誓,用盛大庄重的仪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衷心拥护。70年来,云南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锻造形成了誓词碑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彰显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感召力,印证了党对民族工作的强大领导力,体现了云南各族儿女感党恩、听党语、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纪念会上,56名各族代表在《爱我中华》的乐曲声中向民族团结誓词碑敬献了花篮,群众代表诵读了民族团结誓词,首批国庆观礼团成员代表作了发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行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的意义。
2 . 2022年3月5日是我国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1963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此后,学雷锋活动在各地持续开展。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到勇拦惊马救下儿童的刘英俊,再到“越干越基层、越干越辛苦”的郭明义,雷锋精神在一代代人的践履中赓续传承。由此可见(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先进文化对人具有积极影响,无法抹去
③优秀精神文化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④优秀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热身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3 . 现在每人每年平均产生300公斤垃圾,许多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局。生活垃圾被称为最具开发潜力、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材料一   某校召开垃圾分类动员会,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悬挂“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宣传标语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做好生活垃圾处置,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助推美丽校园建设。

材料二   目前我国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薄弱,认为垃圾分类是政府的职责,与己无关。再加上多年来已经形成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和投放的习惯,以及缺乏相应的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垃圾不分类、错误分类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垃圾分类效果不够理想。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
(2)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请你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向同学们写一份倡议书。
2023-01-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992年,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实现载人往返,标志着第一步战略完成。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2011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突破了两者的对接技术;2017年4月,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30年来,中国人在太空越走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到了渐进性与突破性的统一。未来五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对无止境的宇宙探索来说,建成空间站也只是未来征程中的一个起点,融合了梦想和实干、凝结了奋起和荣耀、积聚着创新和坚守的中国航天事业,将迎着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远大目标,向着星辰大海的更远更深处不断进发。


(1)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到了渐进性与突破性的统一。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哲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湖北省某航天科普研学基地拟以“筑航天梦,圆太空行”为主题举行系列研学活动,请你设计两个活动项目,并列出活动内容。
2022-04-23更新 | 41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考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5 . “第三人称代词”在欧洲语言里面,都分为阳性、阴性、中性的“三性”,但千年以来的汉语里面,“第三人称”却一直不分性别,单人旁的“他”泛指第三称的一切事物。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作家、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发表了《“她”字问题》,区分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

“她”的出现是女性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历经百年,作为女性专属称谓的“她”,早已被注入新的生命、新的力量。

以下是三位优秀女性的事例:

江姐:在烈火中永生的“她力量”张桂梅:用生命点燃希望之元的“她力量”王亚平:闪耀中国空间站的“她力量”
面对酷刑,江姐正气凛然:“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张桂梅推动创建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孩子身上,用爱心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王亚平迈出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这一步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这一步更是探索未知的一大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绽放“她力量”。
6 . “品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船精神”阅读马拉松活动走进兰州市区。一本本红色经典,让人们重温纸质书本的阅读乐趣,在阅读中补足精神之钙,积蓄前行力量。红色经典阅读马拉松活动的开展旨在(     
①发挥教育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营造红色教育氛围,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③充分利用一定的物质载体传承红色基因
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今年国庆节,爸爸给小郑同学布置了一份特别作业:回老家帮爷爷收割水稻。当天晚上,她克服一天劳动的疲惫,在电脑里写道:“秋天来了,稻田像金色的海洋,一阵风吹过,千万个舞者翩翩起舞,我心随之飞扬。这些婀娜的舞者啊!是爷爷汗水浇灌你成长┅┅”这表明(     
①人只有经过体力劳动才能知道珍惜劳动成果
②人的劳动意识和审美素养是在一定环境中形成的
③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就能健全其人格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9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 2022届高考模拟政治试题(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在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后,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中办2022年冬奥会,在申办冬奥会之时,中国便提出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

申办冬奥成功几年来,全国大众冰雪季、中国冰雪大篷车、上海白玉兰国际冰雪节、首届湾区冰雪文化节……冰雪运动走进商圈、走进校园、走进社区,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一系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明晰发展路径。很多地区还利用VR、AR、旱雪、液态仿真冰、气膜、可拆卸装置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建设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设施,日益成熟的制冰技术让冰雪运动实现了全国覆盖。我国冰雪竞赛表演、冰雪会展、冰雪装备制造等业态加速发展,冰雪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2020-2021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900亿元。

北京冬奥会开幕之际,全国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24.56%,提前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让“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照进现实的。
9 . 在某市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中,该市曲剧团的演员们现场表演了折子戏《麻风女》《钓金龟》的精彩片段,师生们在欣赏美妙的艺术表演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引导学生把传统艺术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③能对师生认识活动、思维方式起决定性影响
④营造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虎年春节假期,长沙举办了“过传统佳节、听民族音乐”等文艺演出活动,凤凰古城、浦市古镇等景区举办了彩龙船、猜灯谜、划早舟等传统民俗活动,铜官窑旅游度假区举办了铜官庙会过大年活动。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并享用文化
②人们主动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③各具特色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