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现在每人每年平均产生300公斤垃圾,许多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局。生活垃圾被称为最具开发潜力、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材料一   某校召开垃圾分类动员会,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悬挂“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宣传标语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做好生活垃圾处置,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助推美丽校园建设。

材料二   目前我国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薄弱,认为垃圾分类是政府的职责,与己无关。再加上多年来已经形成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和投放的习惯,以及缺乏相应的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垃圾不分类、错误分类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垃圾分类效果不够理想。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
(2)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请你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向同学们写一份倡议书。
2023-01-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政治试题
2 . 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全国100个以上的古村落进行拍摄,以生活化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真实再现中国古村落的人文故事。《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唤起了无数海内外华人的家乡记忆。材料说明了(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具体的、有形的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创造的功能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1-03更新 | 428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届北京平谷区高三一模考试政治试卷
3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9-06-08更新 | 5669次组卷 | 87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