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根据中西方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特点,将西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喻为团体格局,如一捆一捆的柴,捆与捆之间有着明确界限;将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喻为差序格局,像是以每个人为中心推出的一圈一圈的水波纹,圈子由近及远,关系由亲及疏。这体现了(     
A.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所形成的影响无法抹去
B.中西方的人际交往格局带有各种的文化印记
C.社会环境不同导致人们的交往方式完全不同
D.文化决定人们实践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2023-01-0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更多的青年学生走入田园,参加插秧、开镰等农事体验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丰收的喜悦,在“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传统生产方式中感受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       
①说明农耕生产方式已成为文化遗产,应加大保护力度
②增强了青少年变革自然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③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农耕文化,深化对农耕生产方式的认识
④有利于引导青少年珍惜劳动果实,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共同富裕,教育为本。作为共同富裕的样板村,浙江省宁波市滕头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题材和生动案例。近年来,滕头村先后投入3亿多元,新建改建了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滕头展览馆、世博滕头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一批具有题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教育平台,通过以案例剖析+观摩实践+互动交流为主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学员可按需开展红色党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个性化教学,深入领略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20多年来累计教育培训中小学生520多万人次,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该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培养时代新人的作用。
2022-12-19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远离都市车马喧,偷得浮生半日闲”。近年来,很多寺庙开展住宿旅游项目,游客参加寺庙住宿旅游,远离都市喧嚣,清晨听着鸟儿的鸣叫醒来,看僧人进行早课、禅修、抄经、冥想等活动,在体验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自觉、能动地选择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
③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④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9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研究表明,同样一篇文章,从网络上阅读和从书本上阅读都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但给人的感受不同。纸质阅读更多指向深度思考,数字阅读更侧重于资讯与知识的获取。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人们往往被动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
④不同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同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 . 2020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上海第四聋校47名同学跟随着老师的现场示范和视频演示,用手语整齐有力地“唱响”国歌。发布国歌标准手语版,规范手语“唱”国歌(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表明手语已成为文化交流传播和文明传承的基本载体
③有利于残障人士体会国歌的真实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④旨在更好发挥传媒沟通、共享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自媒体时代为青年提供了建构自己独有的亚文化的载体,并由此形成了只有同代人之间才能理解的话语表达体系,长辈往往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语言。如微笑的笑脸符号在青年一代看来表达的是谜一般微笑的意思,表达一种无奈、无语的态度,但是长辈可能会认为那是欣慰或满意的微笑,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D.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422日,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基础日益厚实,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进一步增强。受益于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青年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逐渐从“去哪儿都新鲜”转变为“去哪儿都习以为常”;随着图书、影视、网络视听等文化产业迅猛发展,青年所需所盼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逐渐从“有什么看什么”转变为“想看什么有什么”;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应有尽有,青年走出去看世界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逐渐从“只在家门口转转”转变为“哪里都能去逛逛”。“中国奇迹”“中国之治”带给青年的不仅仅是自豪,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

不断扩展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正助力中国青年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
9 . 在成都市某区,24小时留灯书屋全天候留灯不打烊,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里,一杯茶、一本书的阅读盛景,已逐渐成为群众生活的日常。该区开设留灯书屋旨在(     
①让阅读成为风尚,逐步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②用书香浸润城市文明气质,构筑起精神归途
③通过有形的文化氛围,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
④推动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自然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2年4月23日,第27个世界读书日当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推出“开卷品书香——4·23全民阅读十小时直播活动”。以书为主角,来自各行各业的爱书人齐聚这场别开生面的读书盛会,畅所欲言。开展这一活动(       
A.能证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内容是相同的
B.有利于营造文化氛围以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C.有利于维护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安全
D.能够形成中华民族重精神层面轻物质层面发展的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