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0 道试题
1 . 电影《战狼2》讲述了脱下军装的男主人公面对一场非洲国家叛乱重回战场展开救援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中国军人身上的家国情怀与赤胆忠诚。自上映之后,票房一路高歌,连连打破国内多项票房纪录。这说明(       
①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主旋律电影能体现我们的共同价值追求
③文化发展与创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④现代传媒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1-2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高考《文化生活》选择题考点精练70题
2 .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认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对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材料二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经历了5 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华民族以文化自信的气度、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交流中吸纳外来、在互鉴中发展自我,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面向未来,我们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指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理由。
3 . 一部题为《我是谁》的宣传短片,让党的形象更深入人心。从教师到清洁工,从普通医生到交通警察,从离开最晚到开工最早,从想到自己最少到坚守时间最长,平民视角加上潮流元素,一分多钟的时间里,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是谁,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什么样的人。该宣传片的传播(        )
①有助于宣传党的政策,提升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②有助于影响基层党员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对广大基层党员精神境界的提升有着决定性作用
④说明大众传媒是党的思想、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文化是指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分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5 . 某校2017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第四节课“文以载道”带领大家学习古典文化之美。文学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乘着文学的小船,漫游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③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1-02更新 | 70次组卷 | 18卷引用:备战2018高考政治二轮专题精炼:文化与生活

6 . 材料:“状元笔记”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它就像一幅存在已久的图画,每年都会被人为地增添一些笔墨。2018年高考结束后,在网络平台上,“状元笔记”“学霸笔记”再度成为热卖商品,一路走红。

“状元笔记”迎合了部分考生和家长“走捷径”的心态,迎合了家长们的成功焦虑,本质上是一种虚假繁荣的“状元经济”。高考状元承载着普通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认同以及向上流动的心理期望,与高考状元相关的商品因而具有一定的符号属性,成为一些学生和家长追捧的对象。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元笔记”,消费者要清醒地看待,理性地对待。

一方面,“状元笔记”鱼龙混杂,很容易上当受骗,一旦被骗,不仅会造成物质损失,而且也会带来精神伤害。另一方面,即便“状元笔记”是真的,但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都有自己的特性,笔记只能是一种参考和借鉴,“学霸”的学习方法很难模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不能完全“押宝”寄希望于“状元笔记”“学霸笔记”,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状元笔记”热销的影响。
7 .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得到极大的振奋和力量。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  )
A.丰富人的精神境界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促使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8 . 爱国,这是我们对自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生活中的一系列最美:最美女孩、最美妈妈、最美少女、最美大学生、最美农民工……草根平民的最美善举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给被救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体现了草根身上的爱国情怀所激发的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


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角度出发,分析宣传这些“最美”人物对社会的意义。
9 . 2017年3月以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强势登陆中国电视荧屏,成为了当下中国最火的电视剧。目前这部反腐电视剧已经吸引了数百万观众收看,有人将它称作中国版《纸牌屋》。《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7-12-15更新 | 101次组卷 | 4卷引用:巅峰冲刺山东省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考点扫描专题12 文化与生活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为基本宗旨,在央视科教频道陆续播出后,深受观众喜爱。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运用“生活化”的方式,确“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达形式,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全方位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既有趣味性,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又适当还原诗词的独特意象,引导观众感悟中华诗词的美好精髓。节目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与场上选手通过移动端同步大题,力争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该节目的“火”,实际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的基因逐渐苏醒。入选节目的所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润物无声的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带动全民重温经典,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好,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央视精心打造《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
(2)传统诗词穿越时代仍有沁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请你写出两句(不能重复意思)能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诗词,并标注体现的具体表现。
2017-12-13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二政治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