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0 道试题
1 . 2017年“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南京市鼓楼区丁山社区红色记忆电影馆播放了电影《勇士》,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居民。每周播放一部红色电影,该社区已坚持了6年。播放红色电影可以()
①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劳动技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针对《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热播,一位学者说: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这表明
①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经典诗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是相同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7-05-10更新 | 27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8年高考政治重要考点专训练卷:文化的作用与发展
3 . 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2017-04-05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高中政治114
4 . 材料一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植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合材料,运用 “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5 . “不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不会阅读的国家是没有生命的国家!”阅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话题。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①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6 . 材料   2016年9月15日中秋佳节之际,中国的“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再次引起了国民对中国航天的关注和热情。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丁酉新春,央视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爆荧屏。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然而,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也不容忽视。如今,饱读诗书的人少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而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的人多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
       2017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部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何以能唤醒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当前传统文化遭遇的尴尬。
(3)某校准备举行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的辩论赛,请你拟出两个辩题。要求每个辩题都要包含正反双方观点,每个辩题不超过40个字。
8 .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惟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①优秀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影响
④优秀文化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废,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说明
①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无形、被动的
②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促进人的发展
③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④学习文学、历史和伦理知识有利于陶冶情操,丰富内涵、提升品德和素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金秋十月,长沙某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兴,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其中,红歌连唱、书法展、诗歌赏忻、诵读比赛等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成效显著。该校成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①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②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发挥了现代大众传媒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