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7 道试题
1 . 北京市以建设书香京城为目标,健全“市、区、街乡、社区村”四级阅读推广架构,启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暨“点亮读书灯”主题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该主题活动旨在(     
①营造仪式感,创设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
②搭建多样化平台,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③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5-19更新 | 441次组卷 | 2卷引用:押新高考第13题(统编版)
2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列着张子清烈士使用过的一只小皮箱。20世纪20年代,张子清带着这只小皮箱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马列理论,追求革命真理。他牺牲后,小皮箱又伴随烈士一家几代人的成长,见证了烈士后代服务人民,追求理想的奋斗足迹。小皮箱背后的故事表明(     
①红色家风教育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②革命文化通过红色家风教育而更具有时代价值
③文化载体在红色家风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决定作用
④革命烈士的精神血脉在红色家风的传承中得以延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因为(     
①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引领风尚,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②涵养、传承、倡导好家风才能营造清明和畅的政风、党风、民风
③家风仅仅属于私人的,但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
④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1更新 | 795次组卷 | 58卷引用:河北省承德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千百年来,海南渔民在南海繁衍生息、耕海不辍,他们以义无反顾的开拓精神,远航南海诸岛捕鱼、航运,不断积累航海路线、岛礁、海流等知识,用方言记录、制作成手抄本,称为“更路簿”。现在发现的更路簿有数十种版本,都记载着由海南岛去往东沙、南沙、西沙和中沙群岛的航海路线、航行要领、岛礁地貌、气象水流等重要信息。“更路簿”是海南渔民用生命和智慧探索南海的结晶,是海南耕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许多学者正致力于“更路簿”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



结合材料,请就打造“更路簿”文化名片提出两个活动主题,并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020-10-20更新 | 147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6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 .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将当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水内画引入校园,开设校本课程,并成立“内画工艺坊”兴趣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非遗”文化进课堂
①表明了任何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③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④体现了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列举的十个重要理念: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分别来自《礼记·礼运》《论语·五子之歌》《论语·为政》等传统经典。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过程经历了“否定-改造-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传承创新”的转变。近代以来,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下,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现代化的严重障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受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排斥居于主导地位;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认为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化相融相通、协力共进。


(1)中国式现代化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予以说明。
(2)有人认为:只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3)当前,中国步入了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总体来看,人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面临一些问题,请你指出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023-04-06更新 | 39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20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当“读万卷书”遇到“行万里路”,碰撞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学游。曾经,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假期,孩子们纷纷走进研学大课堂,主动学习,探索世界,追逐精彩,一路成长。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总是无形、非强制的
③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的,获得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④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2-14更新 | 354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3届高考模拟检测政治试题(一)
8 . 扶贫者在扶智,一要引智,通过政策引导,把外地人才吸引到贫困地区扎根;二要留智,引得凤凰,还得让凤凰留得住;三要育智,政府加企业模式就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基地,既解决本地人才就业,一个人脱贫带动一家人脱贫,形成脱贫的扩大效应。扶贫首在扶智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A.文化影响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文化是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
2022-04-23更新 | 37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政治统练试题
9 . “垃圾多,危害大,分类摆放人人夸。”“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家园更好。”某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指示精神,通过漫画展示、宣传标语、科普巡展等形式,积极引导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使垃圾分类理念入脑入心,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形成好的生活习惯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2年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开幕。公益广告《十二时辰》在央视、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等央官媒及各大自媒体全线播出。这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3更新 | 3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市高三三模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