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专程前往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瞻仰革命文物、倾听历史回响。


2016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看到了《血战湘江》的油画、《可爱的中国》的手稿等文物时说:“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1936年11月6日,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1981年,记者报道此事寻找女红军未找到。后来,邓颖超托人给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条新被子。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指出,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1年3月30日,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文物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2)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分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将于2021年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目前党中央正在组织制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材料二   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

9月17日下午,习近平考察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时指出,文创产业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创产业,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确保文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三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4日至10日在上海成功举办。

上届进博会首次增设4000平方米“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展示项目,用37个非遗项目和69个老字号讲述古今商业与文化、生活与艺术的交融。今年,在去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示的基础上,还新增了国家级步行街、中国旅游等人文展示项目,100项世界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和81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参与展示,49场文化公益演出精彩亮相,丰富多彩的人文项目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为各国优秀文化交流提供了展示平台,更有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繁荣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问计于民”对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意义。
(2)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文创产业如何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
(3)从文化生活知识的角度,为第三届进博会文化展区写两条宣传标语,主题明确,词语精炼。
2021-02-2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一中202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物回家,总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人们用暖心的“欢迎回家”刷屏,为漂泊异乡160年的圆明园马首钢像送上祝福。马首铜像为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清乾隆年间由宫廷匠师精工制作,以精炼红铜为材,色彩深沉厚重,以失蜡法一体铸造成型,神态棚棚如生,毛发分毫毕现,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马首鋼像的制作工艺值得深入研究发掘,为我国传统失蜡铸造工艺复原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马首回归之路,汇聚党和政府、港澳同胞磅礴力量,符合人民群众般切期待,诠释着“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马首回到圆明园后,我们会加强保护、研究与展示、利用,以马首归藏为主线,揭秘深藏其间的文化密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以此教育引导人们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痕迹、留住文化根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1)结合材料,说明马首铜像的设计及制作工艺进行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特征的。
(2)圆明园流失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结合材料,说明马首铜像回归的文化生活
意义。
(3)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做好文物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意义尤为重大。请就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提两条建议。
2021-02-1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6日至31日,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我国申报的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处。泉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分布在自海港经平原并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内,完整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繁荣景象,多维度地支撑了“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一价值主题。世界遗产大会会议认为,泉州项目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和商贸诸多重要文化元素,共同促成泉州在公元10—14世纪逐渐崛起并蓬勃发展,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的意义。
(2)请你就如何更好地推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发展提两条建议。
2021-12-12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政治试题

5 . 2020年9月27日至28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3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结合相关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四条建议。
2021-04-27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0年10月11日至16日,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电影行业交流日渐频繁,一大批故事片、纪录片及动画片在合作中创作完成,电影艺术正成为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特别推荐影片,是多国的专业电影人从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多部作品中选出的。在本届电影节展映单元,500余部国内外优秀影片在户外广场、电影院线和线上平台与观众见面。其中,影院展映影片102部,70%以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1)阅读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强电影文化交流的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相关知识,就我国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三条建议。
2021-05-3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流动的、活着的世界级人类文化遗产,生动记录着国脉与文脉的世代赓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明。

大运河绵延3200余公里,纵贯2500多年,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孕育了增运文化、水利文化、商事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形态,是我国文化和旅游资源高度聚集的地区。

为了强化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将大运河打造为“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和“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的出台为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带来了新契机,也为沿线各省市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纵深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规划》的出台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和哲学知识,分析应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落实好《规划》的要求。
(3)就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如何保护好本地的大运河文化提出两条建议。
2021-01-0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1届高三12月政治试题

8 . 2020年9月27日至28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3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材料一: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再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是在同世界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结合相关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三条建议。
(3)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鉴发展,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0-12-16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博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量众多的石窟寺是我国传承脉络清晰、关联性密切、体系完整的历史文物遗存,也是真实性、完整性保存最好的文物类别,在我国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莫高窟、大足石刻……无一不是让我们魂牵梦萦的艺术珍宝。石窟寺虽然看起来坚如磐石,但历经千年,在柔韧的水、尖利的风以及热胀冷缩、虫咬蚁蛀的磨蚀、淘空下,大多面临结构失稳、水害侵蚀、风化破坏等顽症的折磨,特别是许多中小石窟尚未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

针对机构建设薄弱、专业人才缺乏、保护利用不够等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大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力度、建立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规范石窟寺旅游开发活动等10项主要任务。到2022年,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重点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到“十四五”末,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重视石窟寺保护的原因。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强保护和利用石窟寺的文化价值。
(3)请就如何保护和利用石窟寺提两条建议。
2021-04-1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新课标Ⅲ卷)

10 . 当前,如何通过文化产品反映中国的时代变革,推动更多优秀作品在海外落地,仍然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

《流浪地球》《陈情令》等原创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在海外广受欢迎,视频博主李子柒通过展示中国田因式“慢生活”在全球收获粉丝。。。科技与文化进一步融合,推动文化符号产业化发展,寻找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互联网企业、内容生产者等弘扬时代精神,打造中国文化符号,让中国文化走得更远、深入人心。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借助科技与创意的翅膀,助力中国文化加速“出海”,影响力与口碑不断提升。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元素助力中国文化加速“出海”的意义。
(2)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请为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提两条建议。
2020-12-08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