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盛典在北京盛大举行。

受奖的年度影响力人物中,有一位姑娘,名叫李子柒,她因拍摄中国乡村古风生活、传统美食、传统文化等内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与时节更迭重新具备了美学意义,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在某海外社交平台上,她的视频订阅者高达746万。

有人赞美她拍出了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让全世界人民深度感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的魅力,视频中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也有人质疑她的视频“净挑好的”,并不能真实反映中国乡村生活的全貌,只是对中国乡村生活的一种美化;也有人说“过高的评价或者过低的质疑,都不一定对,微笑着鼓掌是最好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李子柒的作品“讲好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022-10-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中日韩三国携手打造国际城市新名片,创建了重要国际区域文化合作品牌——“东亚文化之都”;2022年,已有近30座城市获此殊荣,深化了三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促进了民心相遇。

“东亚文化之都”强调发展中日韩三个国家之间的共同文化与相似文化,东亚区域文化共识不断增强,有利于增进区域民众之间的文化交融,提高区域文化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东亚各国之间在数百年的碰撞与交流中,形成了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东亚文化之都“各城市之间在思想、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着较多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如东亚的儒家文化、汉字文化、端午文化、中秋文化等,合理利用并充分发展这些共同的文化,有利于巩固与推动多边文旅合作,形成区域同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亚洲文化共同体。为此,“东亚文化之都”以“亚洲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为宗旨,强调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平共处,共存共融。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东亚文化之都”强调各种文化共存共融的合理性。
2022-10-2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别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从汉魏洛阳故城到嘉峪关,从龙门石窟到莫高窟,从二十四节气到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从古琴艺术到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它们与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众多历史名城(街区、村镇),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组成高大上、锦延万里的黄河文化遗产巍巍方阵。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征,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谈谈你对杭州亚运会会徽设计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20日闭幕。中国克服疫情影响,举办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赢得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冰雪奇缘中国式浪漫

立春时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万众瞩目中惊艳亮相。开幕式上,从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到展现文明交流交融的“黄河之水”最终幻化成“冰雪五环”;从寓意开放和共享的“中国门”,到展示文明与成就的“中国窗”;从19首世界名曲同中国大好河山的相互辉映,到将橄榄枝和中国结意象融为一体的“大雪花”……让世人领略着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感受着新时代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大国气象。


北京冬奥会堪称一场“中国故事会”,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对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从过去奔涌而来,向未来逐浪而去,洗练那些深沉邃远的恒久叩问。

【理想的力量】

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鲜明指出,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描绘未来社会将是每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寄托了人类关于美好社会的全部情愫和渴望;这个理想指明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不必再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悲天悯人地憧憬着“乌托邦”;这个理想昭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它是崇高的、科学的、坚定的,召唤着无数共产党人向往之、奔赴之、笃行之。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要说明“理想的力量”。

【制度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开辟的正确道路,为民族复兴构筑和夯实了强大显著的制度力量。“大智治制”,周礼、周制保持了周王朝800年的“国祚绵长”;商鞅变法从制度上奠定了秦国业一统六合的根基;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革除旧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制度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具有根本性、基础性意义。中国共产党在立制创制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原则和中国国情、历史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了一整套逐步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之治”确保我们在复兴之路上走得稳、走得宽、走得远。


(2)“中国之治”取得巨大成就,源于“中国之制”的巨大优势。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知识分析这一观点。

【榜样的力量】

近代以来,现代化是强国富民的必然途径。发达国家在几百年间创造了走向现代化的“西方版本”,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需要不同国家结合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独立探索。一百年来,在现代化的激荡浪潮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立自强、不懈探索,以人的现代化为价值原点,把时空的压缩性和发展的持续性、结构的全面性和要素的协调性结合起来,成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的发展道路,写出了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版本”,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榜样的力量”。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以“世界的中国榜样”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2-09-13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点也是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以仁爱、和谐、中庸等作为核心价值,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作为终极目标。对传统文化中适用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以博大包容的胸怀吸纳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新时期,我们相信和平的阳光会真正普照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星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必将真正实现。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中华文化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原因。
(2)你所在的社团计划举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宣传展览,请你策划两个宣传展览主题。
2022-12-1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求索奋进。值此党的百年华诞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希望各国携手努力,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孕育理念,思想引领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契合于人类文明的共通内核,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描绘了各国人民共享美好未来的积极愿景,源源不断释放出跨越国家、文明界限的文化吸引力和思想感召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为人类找到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基本路径,开辟了21世纪国际关系演进的崭新境界。

2021年8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致辞中强调,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疫苗国际合作进程,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2022-07-17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汲取中国元素的冬奥会会徽,到饱含中国智慧的冬奥会奖牌,再到兼具中国风格的大型体育场馆……本届冬奥会舞台上,每个环节几乎都有厚重的中国文化的影子和印记。当古老的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相遇,尽显“中国浪漫”。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冬奥舞台上“中国浪漫”的文化价值。
(2)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这是中国向全世界发出携手共创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之音。如果你要参加世界青少年交流会议,请你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写一篇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06-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上指出,坚持互学互鉴,加强人文交流合作。今年,中方举办了女性创新大赛,为疫情下的金砖合作增添了一抹亮彩。中方倡议建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为五国职业院校和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接下来,中方还将举行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和人文交流论坛,开设五国媒体线上培训班。明年年初,中国将主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我们期待金砖国家等世界各国运动健儿同台竞技、取得佳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说明我国倡议金砖国家“坚持互学互鉴,加强人文交流合作”的原因。
2022-05-0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