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只惊艳,更带给世界温暖的力量。取材于经典传统门窗图案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引导牌,设计灵感来自寓意吉祥平安的“中国结”;借鉴了河北民间的传统虎头图案的虎头帽,一登场便萌化人心。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冰雪五环自冰立方穿凿而出,再到以“微火”方式点燃主火炬;从河北山区普通孩子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再到书写着各国名字的雪花伴随舞蹈和地面光影汇聚成一朵雪白晶莹的大雪花……一个个浪漫而饱含科技创意的环节,通过鸟巢体育场超大地屏首次以全LED影像呈现,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数字艺术现代感,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成为一场惊艳的饕餮视觉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什么能成为“一场惊艳的饕餮视觉盛宴”。
2022-03-26更新 | 63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人们对疾病的很多方面,包括发病机制等都不清楚。为加强对病例的早期发现、治疗,提高救治能力,国家卫健委迅速组织专家开展研究,于2020年1月16日发布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科研的深入,诊疗方案不断更新。在这个过程中,中医药得到了广泛而及时的应用。诊疗方案第三版中提出湿邪郁肺等4个中医辨证论治方案,到第七版增加至10个。各地在救治工作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但在西方部分国家仍然禁止中成药。有些人认为,不同文化交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冲突。


请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2-03-25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2月4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只惊艳,更带给世界温暖的力量。取材于经典传统门窗图案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引导牌,设计灵感来自寓意吉祥平安的“中国结”;借鉴了河北民间的传统虎头图案的虎头帽,一登场便萌化人心。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冰雪五环自冰立方穿凿而出,再到以“微火”方式点燃主火炬;从河北山区普通孩子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再到书写着各国名字的雪花伴随舞蹈和地面光影汇聚成一朵雪白晶莹的大雪花……一个个浪漫而饱含科技创意的环节,通过鸟巢体育场超大地屏首次以全LED影像呈现,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数字艺术现代感,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成为一场惊艳的饕餮视觉盛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什么能成为“一场惊艳的饕餮视觉盛宴”。

材料二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至今仍被人铭记。2022年,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此次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与2008年的口号一脉相承,同时又体现出当前的时代特征,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给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的又一中国印迹。


(2)当前世界处于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的历史关口,请你围绕“一起向未来”这一主题,写一则微评。
要求:运用学科知识,表述清晰、逻辑严谨,150字左右。
2022-03-23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百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匠心独运的创意、精彩纷呈的瞬间、胸怀天下的情怀,跨越了国界,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得到国内外观众的盛赞。以下是开幕式上几个令人难忘的片段。

片段一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片中一个节气配一首诗,一首诗一个画面,画面中祖国各地美丽风情与冰雪健儿奋力拼搏的场景交相辉映,极富诗意,表达了中国人的浪漫。

片段二   冰雪五环从冰立方中雕刻出来。冰球撞向“冰立方”,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从冰立方当中雕刻出来,充满了炫酷的现代科技感。“破冰”寓意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

片段三   大山里的孩子演唱《奥林匹克圣歌》。44名来自革命老区的孩子以纯净、空灵的天籁之音,用希腊语完美演绎了奥运会会歌《奥林匹克圣歌》。

片段四   主火炬亮相。引导员高举各参赛国家(地区)名的雪花引导牌,通过舞蹈与光影的互动,让所有雪花聚合,共同构建成一朵大雪花。两名运动员手持火炬走到了大雪花的中间,插上火炬,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又暗喻当前世界正处于艰难时刻,正需要全人类携手守护这微小而又坚定的火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什么能够跨越国界拨动无数人的心弦。
2022-03-21更新 | 61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2022年冬奥梦交汇中国梦,中国农历春节是“红色的”,世界冰雪盛宴是“银白色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因“冬奥会遇上中国年”而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无论是冬奥会的形象体系、场馆设计,还是吉祥物和会徽、火种灯和火种台,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元素几乎都蕴含着中国文化。冬奥会的“冰丝带”“雪如意”等高标准、高质量且绿色可持续的场馆设计彰显了中国韵味;展示体育运动形与神,并赓续文化根脉的形象景观设计,诉说着中国故事、奥运宗旨;翻译机器人背后的“中国智造热情洋溢的中国志愿者将为世界运动员奉献人文关怀。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将赋能北京冬奥会,在为世界贡献独特的色彩和声响中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理念。

北京利用好开放办奥搭建的平台、建立的机制,制定各类专业人才开发培养政策,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培育专业化、国际化人才队伍,开门迎客,以体育交流拓展人文交流、经济交流,促进国家间互利合作,促进民间互动交流。在全球战疫的背景下,奥运会是世界级运动盛会,成功精彩的奥运会需要奥运大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更快、更高、更强”后面加上“更团结”,这是奥林匹克格言100多年来首次修改。这也与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脉相承。中国与各国一道坚持团结一致,积极参与,必将成就奥运会的成功和精彩,并推动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北京冬奥会不单是冰雪运动的竞技,更是展现中国形象、振奋民族精神、坚定强国信心的重要契机,能够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历史。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对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有何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如何体现冬奥梦与中国梦之间关系?
(3)为更好地发挥冬奥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红利,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条理清晰;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2022-03-20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6 . 千年古城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宋元时期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它作为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泉州融合了诸多文化源流,形成独具特色的南音、南戏、南拳、南建筑、南派工艺的“五南文化”,这些灿烂的文化从古代一脉传承,历久弥新。如今,在这座传统依然鲜活的古城里,红砖古厝、南音古乐、民俗古礼,都有千年海潮的回音,悠远文明的投影,斑斓岁月的温度。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五十六项世界遗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分析泉州申遗成功所包含的道理。

7 . “中国风”托起“奥运范”。

文化的力量是非凡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拉开序幕,独具风采的中国文化,正从过往走向未来,每走一步都是那么惊艳、那么优美。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体现了书法与体育运动的结合,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题,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
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被称为“小红人”,主色调来源于北京冬奥色彩系统中的主色之一霞光红,也是传统印泥的颜色朱砂色;书法与篆刻巧妙结合,轻松写意的篆刻风格与律动跳跃的体育运动完美结合,使运动有了灵魂、体育有了语言,古老与现代相映、历史与未来交融。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场馆依托山体的自然落差而建,将跳台剖面的S形曲线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的造型中,故又名“雪如意”。场馆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体现了大国风范和魅力,勾勒出中国古典之美。
延庆冬奥村采用山地村落的分散式、半开放院落格局,自北向南顺地势而建,与周围山形水势“对话”,充分展示中国的山水传统、村落文化和历史遗迹之美,并尽最大可能保护现有树木,使建筑掩映于山林地貌之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风”托起“奥运范”的理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往往能将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文化精神凝练其中。

2021年2月,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央视频道打造直播节目《大话春节》。节目围绕“上海东西”“成都好“耍””“火树银花不夜长安”“一脉珠江水几重年味浓”“一眼千年”“饕餮盛宴”“新杭州的新年味穿越千年”“冰雪春节美丽“冻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苏州划水”“元宵诗会”等城市主题,贯穿十余座城市,在行走和体验中探寻中国春节之美,发现城市之间的过年方式和习俗差异,探索中国佳节背后深厚的情感背景。

为更好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的“欢乐春节”之“大话春节”大型融媒体活动在全网上线。作为首届线上“欢乐春节”,《大话春节》深入提炼、展示中国春节文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共建起中外文化沟通交流的友谊桥梁。


(1)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打造《大话春节》直播节目、“大话春节”全网上线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出中国春节文化活动的价值。
(3)请就如何探寻中国春节之美提两建议。
2022-03-05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于2月4日正式开幕,这不仅是中国发展成果和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承载着人类向更美好未来进发的期望和理想。

◆文化冬奥匠心独运

北京冬奥会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从火种灯设计到场馆建设,北京冬奥会的每个细节都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元素,是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完美契合的再度呈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以熊猫和灯笼为原型设计创作,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冬梦”“飞跃”的会徽设计,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冰丝带”“雪飞天”“雪飞燕”“雪游龙”“雪如意”等冬奥场馆的命名,寓意悠远,彰显了大国风范和魅力;张家口冬奥村用“中国院落”论释奥运理念,其规划设计借鉴了北方四合院的理念。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形式、智慧的内涵以及多彩的风格,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北京冬奥会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的文化意义。

◆科技冬奥创新赋能

靓丽的中国红车身、灵动的流线型设计、高强度碳纤维车身……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自主研发的国产雪车近日正式亮相,相关研制过程也同时揭开面纱。

在国产雪车研制过程中,中国一汽负责总体方案、造型设计,尤其是车架、转向、制动等系统和冰刀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雪车有底盘、车身等要素,与汽车制造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是零起点,但研发速度很快。数控团队承担了雪车项目冰刀的试制加工任务,团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设计了多规格多工位夹具,在一个夹是上实现四种冰刀12个工序的加工,优化工艺和加工方法避免装夹变形和应力变形,“这次跨界造冰刀,既是挑战,也是对大家技术的检验,我们经受住了挑战。”中国一汽专家这样说。国产雪车攻坚小组还通过对运动员进行三维仿真建模,模拟运动员运动姿势,让运动员与国产雪车真正“合二为一”。

国产雪车不但打破了国外品牌长期垄断中国雪车市场的局面,还为北京冬奥会带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更为年轻的中国雪车国家队在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增添了几分可能。


(2)结合材料,说明国产雪车的研制过程是如何体现联想思维方法的。
10 . 二、非选择题。

16.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于12月1-4日在广州召开。下面是关于本届会议的一些资料卡。

资料卡一   在广州,可以读懂中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可以读懂近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可以读懂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可以见证中国之治的丰项成果。在这里,人们可以感触到大变局中的中国脉搏,也能读懂当下中国的自信。
资村卡二   本届会议围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与广泛交流,向国际社会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帮助国际社会更好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资料卡三   读懂是理解的基础,只有读懂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合作的纽带。无论是历史上厚重深邃的中国,还是当下奋进自信的中国,无论是民族复兴路上逐梦而行的中国,还是世界舞台上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都需要世界以多元的视角,走近地,深入地,读懂地,读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围绕“让世界读懂中国”这个主题为本次大会撰写一篇宣传稿。
2022-01-24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