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材料一:下图是几届奥运会会徽图

材料二: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主题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中,美国馆主题为“拥抱挑战”,俄罗斯馆主题为“新俄罗斯:城市与人”;英国馆主题为“传承经典,铸就未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现象。
2016-11-26更新 | 91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9月月考
9-10高二·山东·阶段练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亨廷顿炮制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两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
2016-11-26更新 | 594次组卷 | 8卷引用:2010-2011学年新泰一中北校区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
3 . 近年来,浙江省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既坚持统一部署、协同发展,又坚持凸显特色、错位竞争。逐步形成了依托深厚的水乡文化积淀、毗邻上海文化创新资源,发展数字内容与动漫、艺术创作等为主的浙北文化产业带;依托商贸流通以及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发展影视制作、文化产品流通、影视服务等为主的浙中文化产业带;依沿海独特的海洋文化大气的底蕴,发展海洋旅游、演艺娱乐等为主的浙东海洋文化产业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艺术创作等为主的山水文化气息的渐西生态文化产业带。
(1)据此有人认为,发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就能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浙江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016-11-26更新 | 8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浙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政治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
       “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从也门撤侨行动中的感人瞬间,到陕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对比,他在不同国家的演讲中别具智慧的讲述,带来一股外交新风,重塑着中国对外传播新格局。
       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电视剧《木府风云》在东南亚兴起“中国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地道的中国美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一套中国味十足的“ 诸子百家国风画展” 丛书已成功展开版权输出……一股勃勃涌动的“华流”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并不断走进世界人民的心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对发展中华文化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的理由。
(3)青年要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请你从文化交流的方式或手段角度,就如何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提出两条建议。
5 . 汤显祖的《牡丹亭》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压迫,体现出追求内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道家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初,舞台剧《牡丹亭》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上演,年轻的中国演员把东方的忠诚、爱情、坚贞、梦想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美。作品创作遵循舞剧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在尊重汤显祖作品原意的基础上大胆改编。作品创作尊重各国文化习惯,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将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西方古典芭蕾剧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成功融合。
有人说,“舞剧《牡丹亭》通过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成功走向了世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016-11-26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厦门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考政治试卷
6 . 中国著名歌手刘欢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在奥运会开幕式演唱三分多钟的主题歌。这引起中国民众热议,“难道中国没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女歌手吗?”有人在网络发帖质疑“欢”“莎”组合,但随即被网民指“小心眼”。“我觉得很好,一中一外”,“都是中文,那办全运会得了”,“我觉得这个搭配非常好,一个是国际著名演员一个是本土明星,而且两人的声线也很搭”。更有网友指出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主题歌的,就是一个冰岛歌手。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欢”“莎”配现象的?
2016-11-18更新 | 8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卷
7 . 前不久,“格萨尔千幅唐卡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唐卡”专门指藏族地区流传的一种用彩缎织物等装裱的卷轴画,是藏族形象艺术的经典,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格萨尔千幅唐卡展”绘制采用了著名唐卡绘画流派“嘎玛嘎孜”画派艺术手法,融合吸收了汉族工笔画、山水画技法精华,还借鉴了印度艺术,充分体现了人类优秀文化间的交流与融通,也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之间水乳交融、血脉相通的真实写照。“格萨尔千幅唐卡展”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彰显出中华文化的神韵。
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016-11-18更新 | 7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8 . 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品,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她说: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国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如何对待中医药文化?
(2)从辩证的角度分析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措施及其原因
(3)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成功中,你有哪些人生感悟?
10 . 中小学英语教学因为重视分数,忽视语言交流功能,近年来饱受公众质疑。为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北京市出台了高考英语降分、语文增分的方案,引起了人们巨大的争议,赞同和反对者都不在少数。
支持英语降分的人认为: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英语和语文、数学有并列地位,实际上是语文地位最弱。英语则因非母语难掌握而成为学生用功甚巨的科目。由此造成一种怪状,中国人写不好汉语不必在意也不必脸红,而考不好英语,却事关重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并非取消英语,而是将英语拉下神坛,还回其语言交流工具属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有利于让大家学好母语,重视国学。”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否有深度掌握英语的必要,将取决于个人需要,无须每个人都以熟练掌握英语为假想目标去用功。”
……
反对英语降分的认为:
“削弱英语地位会降低人们的英文素养。其实,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旅游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
“现在要做的不是减少英语的分值,而是改变目前存在的英语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融入全球化经济竞争是发展的必然之路,在这一背景之下,以弱化英语地位的代价来抬升所谓国学,实在不是智慧之举。”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英语降分?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