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近年来,“国潮”(中国+潮流)悄然兴起,“国潮”既可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国潮思维渗透到中国电影的创作传播场域中,为中国电影创作理念和传播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在“国潮”中,“潮”要变,“国”要稳。我们不能让“国潮”成为一阵风式的潮流,昙花一现,而是要让它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积极文化。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电影创作渗透国潮思维的依据。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不让“国潮”成为一阵风式的潮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微博发文宣布,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刷新了由其创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勿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绿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人民日报的评论文指出:李子柒录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声音。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谈一谈李子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对我们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2020年我国吹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我国坚持走开发式扶贫道路,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奋劳动、艰苦奋斗,改变贫穷命运,共建美好家园;帮助贫困地区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文化习俗等方面分析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对接市场需求,发展致富产业,加强对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在甘肃省贫困县,人们利用当地的特色佳肴牛肉拉面助力脱贫;在贵州省铜仁市,政府与企业合作发展旅游业,促使当地农民增收;在山西省北山晕村,古村小镇打起“影视基地+旅游”牌,乡亲们纷纷凭借“群众演员”一职寻求额外收入。

当代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极大丰富了人类反贫困理论,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中国脱贫经验和脱贫故事开始走向世界。要把中国脱贫故事讲述得更加精彩,要求讲清楚中国独特的基本国情、民族文化、历史使命,阐释好当代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让世界读懂中国脱贫奇迹的“密码”;要求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采用国际化叙事方式,尊重不同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寻找中外文化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让中国声音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搭建传播载体、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形式,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让当代中国更具魅力。


(1)“开发式扶贫道路发挥了意识对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把中国脱贫故事讲述得更加精彩。
(3)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坚持物质脱贫,也要坚持文化脱贫。请你为解决偏远农村文化贫困问题提两条建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他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基础上研究利用好。

从上世纪70年代“三年修复工程”解决了云冈石窟稳定性问题,到109国道改线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再到近年来不间断的防水工程,云冈石窟的保护,正从文物本体逐渐走向数字化,迈开云冈石窟走向世界的步伐。2019年,历时7年共20卷本《云冈石窟全集》完成,保存了一份迄今最完整、最权威的云冈石窟影像谱系资料,堪称中华佛教艺术发展的里程碑。为加强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与国际交流,云冈石窟研究院将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联合,召开云冈佛像修复技术论坛。在国内外举办“云冈艺术大展”,使云冈艺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云冈人是如何保护石窟艺术的。
2021-03-27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深州长江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材料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比利时时曾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不是不可兼容的,人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欧洲主张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
(1)中国茶和欧洲酒为什么可以兼容并存?
(2)如何才能使中国茶和欧洲酒兼容并存?

6 .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谈谈“和”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1-01-27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朝鲜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句句古诗词使疫情期间中国的捐赠品更有温度。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精神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引起世界人民的共鸣。

材料二   2019年,“春节”二字已经不再是中国人的专属词语了,而是变成一个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借助春晚,春联、窗花、爆竹、年夜饭越来越走向世界……影片《流浪地球》一片中,多次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春节、礼花、饺子、北京话等。环顾近年来的中国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借助电影荧幕,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展现出来,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能够被世界人民所认可接受﹖

8 . “敦,大也,煌,盛也。”历史上的敦煌,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战略基地,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敦煌的“桥头堡”地位,让这里成为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以石窟壁画、敦煌遗书为代表的敦煌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石窟以汉晋中原文化为基础,大胆吸收了中亚、西亚佛教艺术思想内容并将其传入了内地。同时,敦煌石窟又不断将中原佛教艺术在思想内容上的新成果传播到中亚等地,完成了中外文化互鉴交流的千年延续。敦煌存有始于晋止于宋初的3万余卷古写本和一些古刻本,其内容以佛教经典为最多,还有道教经典,经、史、子、集四部书等。敦煌遗书除汉文文献居多外,还有藏文、回鹊文、于闻文、龟兹文、突厥文、粟特文和梵文等非汉文文献。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敦煌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几代莫高人的心血和付出。樊锦诗,自1963年大学毕业后,扎根风沙之中的敦煌,五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这座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被誉为“敦煌女儿”。她说:“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的价值。
(2)“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请任选其中一句话,运用一个哲学原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0-12-21更新 | 121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衣冠承中华之礼,载传统文化之精益。回望中国风服装设计的发展历程,从纯粹的模仿照搬西方潮流到注重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元素,转换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

曾几何时,带有民族元素的中国风服饰因其简单生拼硬凑而被视为粗制滥造和所谓“乡村审美”的代名词。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服饰研究不断深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服饰不再仅仅停留于想象中。古人留下的壁画、陶俑人物和古籍文献等,含有大量的服饰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考证研究,对国风服饰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比较典型的是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所在考古资料支撑下,对传统服饰装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专业服装学院合作,把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以实物形式再现并应用于生活中,在全球时尚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根植于中华民族礼仪和文化土壤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和剪裁工艺相结合,所呈现出的带有中国文化气质的精美服饰,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中国风服饰出现在生活着装和世界顶级秀场舞台上。


(1)有人认为,国风服饰的民族特色会因西方元素的嵌入而被抹杀。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的相关知识,说明国风服饰的传承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琴海岸,古希腊文明跨越千年。而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 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相知”,更是 “相亲”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全时代,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迸发期。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给遥远的中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丝之国”。新中国成立后,希腊船队率先冲破封锁,为中国送来宝贵物资和设备,当希腊面对经济和债务问题时,中国全心全意帮助希腊渡过难关。

2019年5月,希腊总统访华并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高度赞赏习近平提出的世界文明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9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 促进文明对话,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智慧。中希两国坚持交流互鉴,向全世界展示了伟大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中希关系的发展彰显了文明古国在现代社会互利合作的勃勃生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希两国加强互利合作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