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2020年9月,远在非洲的毛里求斯举行了“美丽中国”主题开放日活动,当地师生一起观看了影片《超乎想象的中国》,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要主动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是可以获得其他民族认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猪血糕”在长江以南是备受欢迎的食品。受基督教影响,猪血在西方人心中是具有心理障碍的食物,认为中国的“猪血糕”是“最怪异的食品”。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中西方文化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应尊重差异,理解个性,认同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④应该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文化歧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1年成都将迎来一场独具魅力的世界青春盛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届时成都将向全世界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及来宾也可共享成都文化盛宴。这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始终处于领先地位④世界各国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东方武侠之父金庸创造了一个武侠的江湖,漫威之父斯坦·李创造了一个超级英雄的宇宙。大师以梦为马,用自己的想象力为我们平淡的生活构造了不同的英雄奇观和相似的英雄梦想。金庸借郭靖表达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而斯坦·李则通过蜘蛛侠传递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信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不同的文化可以有相似的表达
③民族文化的共性来自实践的共性④文化趋同是文化发展的主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位于英国利普胡克的某中学启动了一项大胆又激进的实验:邀请了五位来自中国重点学校的老师来教50名13~14岁的九年级学生,为期四周,探寻中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能否教好英国学生。实验中,英国学生被中式教育“训哭”,吐槽“纪律”太严格,课堂没发言权;中国老师水土不服难忍“散漫”很抓狂,学生课堂纪律成难题,教学遇挑战。中国老师质疑“因材施教”是否有效。在英国,老师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去应付不同的学生,而在中国,就只有一个教学大纲,要么适应,要么淘汰;英国老师认为,自己的学生并不像中国老师所描述的那么懒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话,那他肯定会遇到问题。有人认为:中英之间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心态必然造成文化冲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
2020-11-24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2020 年 5 月 21 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 60 多个,饮茶人口超过 20 亿。多地通过茶艺表演、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等方式,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设立“国际茶日”(       
①体现出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
②对振兴茶产业和弘扬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③表明举办文化节日活动是传播文化的手段
④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国家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月27日至28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 2020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 3 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通过研讨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展现伟大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共同探索当今时代多元文明的相融途径,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治理方式的交流互鉴,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多次强调,要让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出两条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如短视频、直播业、吃秀、抖音等等的发展,捧红了一大堆各类网红。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烤全羊,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秋千、做竹子家具……她的视频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

然而,创新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李子柒每条视频巨量播放量背后,是笃信坚守的工匠精神指引下对内容的精益求精。在每一条视频背后,都是反复尝试和长期艰苦的付出。在这种“慢工细活”模式下,李子柒稳定地实现了高质量的作品产出。不论是劳动成果还是视频作品,李子柒都把“工匠精神”诠释到了极致,创作出了被网友称为能媲美“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精神。正如央视这样评价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李子柒是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
(2)交流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请结合实际就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出2条合理建议。
2020-11-2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9 . 有着 852 年历史、属于全人类艺术瑰宝的巴黎圣母院在 2019 年 4 月 16 日遭遇了火灾。当烈火焚烧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有少数网友却幸灾乐祸,在网络上发出“报应”、“活该” 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这些网友错在没有认识到(     
①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认同其他民族文化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19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一言一行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特别推出视频《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回顾习总书记深入基层,关系老百姓疾苦,对脱贫攻坚的殷殷嘱托,感受他对人民的拳拳赤子之情。《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视频的推出表明(       )
①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科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