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我国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申遗成功说明中华文化(       
①兼收并蓄,吸引优秀的世界文化 ②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 ④巨大的影响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甘地曾经说过:“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的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句话强调(       
A.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C.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要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摒弃外来文化
3 . 在饮食方式上各国有不同的特点,使用筷子是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特点,使用刀叉又是西方人的饮食习惯。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表明(       
A.不同的饮食习俗是不同文化的反映
B.同一价值标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含义
C.两国价值观的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
D.饮食方式不同的根源是文化的差异
2020-11-15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①要吸收优秀外来文化促进革命文化发展
②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③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④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5 . 2019年4月16日,巴黎圣母院失火,800年古迹被毁。上网搜索“巴黎圣母院失火”,六七十条资讯扑面而来。“多希望这种事不要发生”“全世界在哭泣”“美丽、壮观的法国灵魂的一部分灰飞烟灭,让人无比悲痛”“文明不能承受之殇”,无论是否到访过巴黎圣母院,很多人心中都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留有重要位置。由此可见(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04更新 | 222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如短视频、直播业、吃秀、抖音等等的发展,捧红了一大堆各类网红。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烤全羊,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秋千、做竹子家具……她的视频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

然而,创新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李子柒每条视频巨量播放量背后,是笃信坚守的工匠精神指引下对内容的精益求精。在每一条视频背后,都是反复尝试和长期艰苦的付出。在这种“慢工细活”模式下,李子柒稳定地实现了高质量的作品产出。不论是劳动成果还是视频作品,李子柒都把“工匠精神”诠释到了极致,创作出了被网友称为能媲美“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精神。正如央视这样评价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李子柒是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
7 . 李子柒是一名美食博主,她的视频取景考究,制作精细,始终透露着古风古韵的纯朴气质,向世界展示了一部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美的田园文化生活。这些视频在国内视频网站吸粉无数,外网影响力也堪称“爆表”,在YouTube上有上千万粉丝。老外们虽然看不懂中文,但无不赞美李子柒的手艺,羡慕她的田园生活。李子柒视频能在国外风行,是因为(     
①精心制作,风格唯美,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②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国粉丝认同中国美食文化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创造、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促进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020-10-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中式英语词汇“addoil(加油)”被英国《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此前,《牛津英语词典》先后收录了“kungfu(功夫)”“guanxi(关系)”等中国特有的一些词汇。当“addoil”进入《牛津英语词典》时,“拓扑”“博客”等舶来词也让中文变得丰富多样。可见(       
①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③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④文化互鉴消除了差异,增强了中华文明的优越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在历史长河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艺术特征的文化并行发展形成了南北文化各自的艺术风格,正如北方民歌产生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南方的神话产生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一样。可见,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       )
①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②不同地域在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差异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差别显著 ④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