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2021年7月7日,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共同推出“健康中国游——太极拳和中医药文化”微课堂,助力澳大利亚民众强身健体,提高抵御病毒的能力。“太极拳”微课堂引领澳大利亚民众实践太极拳健身课程,走进太极世界;“中医药文化”微课程介绍中医药文化的基础,并进行推拿动作教学,使之成为澳大利亚民众学习中国文化的窗口。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                           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8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步练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这一理念已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2021-09-28更新 | 422次组卷 | 26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4课时作业: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2020·四川绵阳·三模
名校
3 . 2020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掷地有声、情真意切,爱国主义精神、女排精神等词语振奋人心,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还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过去一年的非凡成就,国际社会赞叹我国人民共同致力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来源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②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
③中华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传播中得到彰显
④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界尊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14更新 | 882次组卷 | 24卷引用:统编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二课质量检测
4 . 不同国家的电影往往各具特色,有人这样形容各国电影: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等等。由此可知(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大于共性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源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20更新 | 265次组卷 | 77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4课时作业: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20-21高二下·黑龙江黑河·期末
6 . 我国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往往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③具有浓郁民族色彩,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④丰富了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03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4.1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步课时训练
20-21高二下·河南洛阳·期中
7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又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了“中国文化符号”。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的设计(     
①根源于汉字和设计者的灵感       ②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③有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又有冬奥会文化的传承   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高二下·河北·期末
名校
8 . 2021年春晚歌舞节目《节日》凸显“一带一路”世界风情,汇聚了五大洲特色歌舞,展现了非洲歌舞、埃及藤杖舞、东方舞、西班牙响板舞、阿根廷探戈、俄罗斯民俗舞等各国特色歌舞,中国红绸舞以其独特感染力联动五洲四海。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④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9 . 2021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强调,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这一论断启示我们(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③在实践中产生的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马来西亚的榴莲、安哥拉的黑木雕、比利时的巧克力……第五届“炫彩世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动”于2020年9月5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驻华使馆及驻华机构现场“摆摊”,展示各国的特色文化魅力。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文化要相互交流和借鉴②文化具有民族性,各国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③文化具有传承性,各国坚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④文化具有包容性,要坚持面向世界、包容所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20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课时20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