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文化跨越性是中国古诗英译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进行英译的时候,跨越的不仅是地域,更是文化,所以译者需要充分了解中国语言的特征和文化含义,再现原诗的意境和内涵,重视语言的翻译策略选择,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提升诗词中英译的质量。实现诗词文化在西方传播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应当(       )
①把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紧密结合起来
②既要注重文化的普遍性,更要注重中华文化的特殊性
③对中华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批判地继承
④展现中国古典诗词之中所蕴含的精神标识和思想精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4年3月1日,《辞海》网络版3.0的商业推广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辞海》网络版3.0增补百科词条和汉语语词共5万条;根据各学科最新发展情况,增补了全学科700条高频词条;对界面进行更新设计,同时引人“智能搜索”和“千人千面”智能推荐,实现用户界面个性化。《辞海》网络版3.0的商业推广有利于(     
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②服务人民大众,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惠民             ④融通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前不久,我国独龙族传统荨麻染织技艺通过抢救保护,成功恢复了6种颜色的纯天然染布法。这意味着失传70余年的独龙族传统草木染织技艺“复活”。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劳动与智慧创造的结晶。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民族传统技艺面临着核心内容流失严重、技艺失传、民族特色减弱等挑战。保护和传承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需要建设高素质传承人才队伍;要通过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地区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专业的民族文化研究团队;要让传统技艺活起来,要顺应时代需求,探索民族传统技艺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创新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具有民族色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随着文旅融合持续推进,与现代市场相结合的民族传统技艺越发展现其多元魅力,不仅会给乡村注入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激活乡村旅游市场活力,更能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相信,未来可以看到更多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记忆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得以继续留存和传承,重新焕发时代生机。

(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分析如何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技艺。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时代价值。
(3)非遗传承人在保护和传承好民族传统技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请你给一位非遗传承人写一封信。要求在200字以内。
2024-05-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时光静好暖如初,敬老传孝久绵长。回顾2023年,全国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助老敬老事业,以慈善公益力量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营造养老孝老敬老良好社会氛围,谱写出一首首助老敬老协奏曲。积极弘扬助老之风是基于(     
①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对中华“孝文化”的全面继承和发展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④“孝文化”优秀内涵涵养着共同价值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木洞山歌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传统音乐,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巴渝山歌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地积极推动山歌进校园,指导师生学习山歌知识及唱腔。“山歌进校园”活动(     
①促进了我国传统民族艺术的交流融合和共同发展
②旨在促进优秀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有利于发挥文化教化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19世纪以后,在西方文化的进一步影响下,岭南园林中开始出现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和特征。例如潮阳西园,临街开门三间,采用潮汕传统门房式,前有凹门廊,后有宽畅门厅,适应岭南多雨气候,然而门房造型却为西洋平顶柱廊式;园内住宅保存着潮汕民居的基本特点,但采用了西洋中廊和边梯手法等。材料表明(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对待西方建筑艺术的正确态度
②融入西方建筑艺术是岭南园林具有独特魅力的决定性因素
③岭南园林见证了西方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的交流交融
④岭南园林体现了岭南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在今年的暑期档,动画片《长安三万里》脱颖而出,影片票房近20亿元。影片最吸引观众的是选取唐诗为题材。唐诗是中华文化和中国文人精神境界的一次高峰,选取的48首诗并非单纯的点缀,而是把每首诗背后的思想情感与影片中的时代变迁相结合,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也激发了大家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②文化对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具有积极作用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8 .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长江承载的是民族发展大计。2023年8月3日至 5日,由长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新时代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践探索与展望”研讨会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举办,会议就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难点问题、挖掘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等形成共识。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要(     
①立足长江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②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重点挖掘经济价值
③挖掘和弘扬长江文化内涵,提高长江文化“走出去”水平
④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下图是我国举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吉祥物“数小智”。吉祥物采用人物形象+数字特征的方式,展现了数字经济与各行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将具备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龙的形象与科技风格相结合,代表着正在腾飞的中国数字经济新形象。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交锋中而逐步发展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旺盛的生命力,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文化创新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做到批判地予以继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清正廉洁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奉行的道德圭臬和思想自觉。从“廉者,政之本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等对廉洁文化“崇廉敬洁”核心理念的诠释,到子罕却玉、杨震拒金和陶母退鱼等广为流传的民间廉洁故事,既彰显了廉洁文化的崇廉引领之力,也反映了中国人民敬洁的价值追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当拓展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使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忠厚老实等价值观焕彩生辉、历久弥坚。这告诉我们(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宝贵财富,需要不断传承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③文化创新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心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