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村落(又称传统村落)是记得住乡愁的载体。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文规定支持传统村落保护,提出要加强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保护,并在保护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适度发展特色旅游业。

佛山市委、市政府把特色古村落的活化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多种途径保护古村落,做好“活化”文章。近年财政累计投入数亿元,改造提升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成功打造了“差异化、大格局、可持续发展”的古村活化“佛山模式”。首先通过实施“一村一品”方案,塑造出三水区长歧村的长寿文化、顺德区碧江村的祠堂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本土历史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其次,通过连片古村落群整体统筹、整合资源活化,以点带面实现由古村落“盆景”到古村落群“风景”的转变。此外,通过提升硬件设施,挖掘旅游资源,将古村价值转化为产业,打造出一批如“千年水乡、古老桥梁、宗祠文化”顺德区逢简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南海区松塘村等特色文化旅访景点,实现了古村“自我造血”,长效保护。


(1)古村活化“佛山模式”传承了乡土文化,留住乡愁。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为让古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请你就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1-11-0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顺德区文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5月22日,云南省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倡议书呼吁;“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付诸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重新暂定于2021年下半年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生物多样性又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内容。“生物多样性”不再只是一个环保概念,而是涉及自然与文化多层面的生命共同体,旨在倡导全球通力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材料二   近年来,丽江市的玉湖村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村里的古建筑群及周边环境进行保护修缮,最大限度保护纳西族古村落原始自然风貌和山水田园风光;投入4000多万元实施排污管网、环村公路、生态马场、停车场等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传统手工艺、纳西特色小吃、乡村音乐植入村民院落,实现一个院落一个主题;开展骑马体验、马术表演等特色马经济和国际旅拍、自然博物研学、雪山野营等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殊荣。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玉湖村的文化意义。
(3)近日,COP15执委会决定开展主题宣传口号征集活动。请你围绕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两条宣传口号。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8字以内。
2021-09-23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19日,2019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在江西抚州举行。

曲艺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跃在中国民间各地的各民族曲艺曲种至少500种,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曲艺类项目共计127个大项193个子项,包含评书、相声、苏州评弹,山东快书等等,都为人们所熟知。

不过,目前一些曲艺表演只有其形、不具其神,面上新鲜却缺乏审美价值,贬低艺人自己,更有损艺术本身。有的人被市场青睐,粉丝热捧,就漠视基本功的锤炼,走形式,装样子,不认真锤炼真本领,而是琢磨一些假把式,最终自己就成了“笑话”;有的人是因为一些人喜欢,就去迎合附和、退而求其次,搞“三俗”段子、恶俗表演,娱乐化的现场看起来热闹,却昙花一现。

这不禁让人发问:淡化了曲艺的文化特质,这样的曲艺还是曲艺吗?失守了基本的文化品位,这样的舞台又留得下多少观众呢?


(1)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淡化曲艺文化特质的危害性。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在曲艺发展中应如何坚守基本的文化品位。
(3)学校拟举办“曲艺进校园文化共传承”主题活动。请围绕该主题策划三项活动。
2021-09-16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摸底考试巩固政治试题

4 . 国家强,则文化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国文化繁荣昌盛。

北京中轴线向世界展示着其独特魅力。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在北京中轴线上,汇聚着城市中最具价值的众多代表性建筑,以故宫、天坛为代表的古代建筑,以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以景山、北海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及以大栅栏和鲜鱼口、什刹海和南北锣鼓巷为代表的传统民居街巷。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建筑、园林、街区的风格之多样、类型之丰富、形制之规整、建造之精湛、规模之宏大,在空间上体现出音乐般的节奏,使北京中轴线成为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的艺术轴线。

“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当代生活的场景,它是活态的遗产,是人在延续其价值的遗产。”中轴线在今天仍然和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文化价值以及思想原则通过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得到延续,推动解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北京全面开启了一条从保护建筑到留住文明、从找寻文化到提炼价值的新道路


(1)结合材料,谈谈北京中轴线作为历史遗存和活态遗产的文化价值。
(2)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请你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出至少三点具体建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是农历牛年。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爱牛、重牛、颂牛。“奔”“犊”“犀”“犟”……中国的汉字中,许多与牛配伍的,似乎总有那么一股气和劲。“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这些不同的“牛”,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 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 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他再次提到“三牛精神”,并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用扬鞭自奋蹄”,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在元旦和春节两个辞旧迎新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两度号召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并赋予孺子牛以“为民服务”、拓荒牛以“创新发展”、老黄牛以“艰苦奋斗”的深刻内涵,这既是对过去中国人民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热情礼赞,也是对未来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 行的深情寄望。


(1)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总是善于在理念上古为今用、在实践中推陈出新,使之与伟大时代精神相融合,创造并升华为引领前行的精神动力。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文化、哲学知识,以“发扬三牛精神,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短文。要求言简意赅,字数在200字以上。
2021-05-30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近年来,戏曲界出现了“有的演出水袖没了,脸也不描了;有的京剧现代戏舞台上出现飞机尾巴和发动机轰鸣声”等现象,这些现象让不少戏曲界的专家感到担忧。有专家指出,戏曲有严谨规整的规范与样态,传统戏曲的文化根性、灵魂,是我们要坚持守护的:京剧具有大写意的特点,演员用表演来展示环境、时空和人物内心,太写实的艺术形式并不适合京刷表演。

古老的戏曲如何再度焕发青春活力是当代戏曲人孜孜以求的课题。越来越多的戏曲作品配以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以及现代舞台、灯光、美术、布景、技术等,跳出对社会伦理道德善恶评判的窠臼,将关注点伸向了人性和灵魂,贴合时代对传统戏曲进行演绎和解读,让当代人感受经典与时代的艺术共振,在观众中引发传统戏曲热。

2020年10月,习近平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强调:“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传统戏曲薪火相传必须兼顾传统与创新。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传统戏曲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3)某校拟开展“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请你就学校如何开展这活动提两条建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震撼的战争场面、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跨过鸭绿江》自开播以来就掀起了追剧热潮。该剧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真实历史创作而成。为了给观众呈现震撼、真实的战争视觉,该剧汲取了上百部电视剧烟火效果经验,通过特技模型拍摄加电脑特技,高难度完成了40多个大型爆炸场面。不少观众感叹"隔着屏幕都能感觉炮火扑面而来"。同时借鉴了纪录片样式,以传记体例讴歌了伟人英雄,在继承《抗美援朝》等优秀战争题材电视剧经验基础上,突出展现了这场战争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前,一些外部反对势力试图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该剧反映了不向侵略-者屈服谋得苟安,不向外部势力低头寻求同情,抗争到底,拼斗到底的精神,符合当下国人的价值追求。


(1)有人认为,该剧的成功得益于特技带来的视觉震撼。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2)某校拟举办以"致敬英雄,学习英雄"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为本次比赛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
2021-03-05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_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高中开展“笔触抒怀、漫谈文化”主题活动,利用课前五分钟,请学生进行展示。本期主题材料如下:

中国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从深邃的历史走来,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凝结着华夏儿女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春节拜年,是人伦秩序的文化体现:清明祭祖,是慎终追远的情感表达;端午竞渡,是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中秋赏月,是与家人团聚的期盼;重阳赏菊,是尊老敬老的孝文化体现……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以“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为主题,任选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自拟题目,写一篇150-200字的发言稿。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材料一   “学习强国”是中央宣传部为全党全社会打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业。该APP用融合创新的传播手段,丰富传播内容,“学习强国”全网,共有“学习新思想”“习近平文汇”“学习文化”“环球视野”“学习慕课”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内容极为丰富,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 读的新闻、期刊、古籍、诗词、中医、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贴近群众生活的事例,用亲民的语言,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学习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精神的魅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二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更加深刻复杂,围绕发展道路和价值观的较量日益凸显。从国内看,封建社会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僚主义仍有残留;“港独分子”宣扬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作出一系列的重大部署。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并指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动摇。实现全党全国人民思想上更加团结统一,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学习强国APP的成功对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效度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党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3)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请为高校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两条具体建议。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短视频、直播业等的发展,捧红了各类网红。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在她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里,她用舒缓的述说告诉你如何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节日美食;可以看到她在古朴宁静的田园中,娓娓道来时令节气的前世今生;可以看到她在细致耐心地讲解中,展现中国木活字印刷术、中国古法墨和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她的视频让人觉得很真实,她很多干农活的把式,一看就不是演的;她的手远看很细腻,拉近了看很粗糙。她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等,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截至2019年12月12日,李子柒在境外最大的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上的粉丝量达到749万,有着比肩世界知名新闻广播机构BBC(561万)、CNN(796万)以及FOX(386万)在该平台的粉丝体量,其感染力之强可见一斑。央视评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讲好了中国故事。”

材料二   作为这样一位顶级流量的网红,自然非议也是非常多的。有不少网友爆料李子柒以前从事过酒吧歌手的职业,这与她邻居妹妹、仙气十足的样子反差过大。2019年12月5日,一篇《李子柒怎么就不是文化输出了?》的原创文章,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文章用李子柒735万的粉丝量与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792万的粉丝量进行比较,并引述大量外国网友的评论,由此得出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这样一个结论。


(1)“李子柒现象”表明,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活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火起来”。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材料,请你对李子柒的网络视频遭到网友的质疑和非议这一事件,写出两点看法。
2020-10-14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统编版必修4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基础过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