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红色资源灿若星河。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广东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全省共有4000余处红色遗址散落在各地。这里刻下了无数革命印迹,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的英雄壮举,到红军长征在南粤大地播下的革命火种,从中共三大在广州的胜利召开,到珠江两岸涌起改革春潮,近百年间留下的数不胜数的红色资源铸就了中央苏区红色土地、粤北红色堡垒、东江纵队抗战、爱国名人侨乡等红色基地。

这些优质的资源是生动鲜活的精神教材,也是硬核有料的信仰载体。立足这片沃土,传承红色基因,关键就在于讲好红色故事,发挥出红色文化实实在在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红色故事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2)学校团委拟举行“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请你就此主题撰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5字以内。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我们党的百年历程中,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制定了《关无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两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的,都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2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天向前发展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材料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创造辉煌的永恒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毛泽东同志引用并创造性地解读《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出了实事求是”一词,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把《礼记礼运》中的“小康”社会理想应用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设定。习近平总我记用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言必信,行必果”等内容,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孔子“政者,正也”等论述,说明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要求,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有气韵与时代风采。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你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认识。
(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请结合材料工,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人生也是三个不断"赶考”的过程,请你就青年如何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皮影戏、山歌、快板等,是各地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是独具特色的当地文化,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它们为载体普及党史知识,以歌串史、以戏叙史,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让党史更加可知、可感、可近、可亲,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这些实践也启示我们,不断丰富党史的讲述方式、呈现形式,能够进一步使红色精神润物无声,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好的形式离不开好的内容。立足本地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既是创新方式方法的重要基础,也是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的题中之义。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史故事,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红色文化,我们就能更好地使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教育“火”起来。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2)班级拟召开以“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班会,请写出你在该班会上发言的两个要点。
2022-02-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江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截至2021年8月,我国有1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9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划定历史文化街区970片,不少有价值的工业建筑、文化景观逐步纳入保护体系。

《意见》提出,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按照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要求,适应活态遗产特点,全面保护好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等历史文化遗产。《意见》第一次提出了以价值为基础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仅讲保护,而且特别强调传承,核心是通过所有历史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请你就学校如何提升中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2-02-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润江中集团一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指导,依托四大国家级研发平台,历时六年研发、改进、更新参灵草,研制出滋补更高效的“独特价值”,不仅超越了冬虫夏草的单方功效,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去除了“固含重金属”的天然缺陷。参灵草--经亮相,就被列入航天员的滋补品目录,已经连续四次为神舟宇宙飞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同时,被中国外交部列为国礼,赠送给56位外国元首和174位外交使节。在当下防疫、抗疫中,参灵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参灵草的研发推广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2)请你就弘扬传统中医药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限16字以内。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用手机小程序自行设计藻井、瑞兽版“敦煌丝巾”,一键下单即可收到丝巾实物:汇集中原古都元素的“考古盲盒”,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当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已广泛应用到文化领域,给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只有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才能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要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请就如何合理适度利用文物提出两条建议。
2022-01-2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了中华经典诗词,让人们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这不仅唤起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引发了一轮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节目播出后,在网易云课堂上,有关古诗词教育类的课程,点击率迅速上升,其中《文青速成——读诗赏句学修辞》已经有2万多人选课。对于这股热潮,专家指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要善于甄别,其中不乏糟粕。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这种文化益智类的节目形式最早是引自美国ABC第三频道的《幸运转盘》,引进之后,我们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实际进行创新。诗词大会的“飞花令”创意,借鉴了古人的“行酒令”游戏,惊险刺激:百人齐通名诗佳作,在声光舞美的配合下,别有韵味。节目寓教于乐,以文化传播为己任,堪称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但也有人认为节目不应只是对诗词的背诵,而也应有诗词的创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计词文化。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中办和国办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而中小学课堂和教材更是其中的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国古诗词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电视工作者应怎样创作“广受观众好评和人民认可”的优秀作品。
(3)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学校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几点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6月,新华社、人民日报先后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以下为文章摘选: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走进江苏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誓言格外醒目。

中国共产党这个百折不回的寻路者、大勇无畏的开路人,面对种种考验、重重难关,以愚公移山的坚定、精卫填海的奉献,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险峻而壮丽、艰辛而宽广的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百年峥嵘岁月,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处于高潮还是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未动摇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五百年来,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棘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材料二   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陈出新、向史面新,打造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从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傅抱石与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如同历史之镜,照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走过的苦难辉煌;综合了动画示意等多元表现手法,党史专家与美术史专家展开“双线”讲述,带领观众从美术经典之中,看到信仰之美,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初心使命,节目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该节目融媒体用户总触达人次达3.38亿,掀起一股“红色经典热”。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如何做到向史面新的。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请你再列举两条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或论断。
2021-12-0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相传,端午节是为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材料二   2020年端午节,某学校举办迎端午相关活动。声情并茂的诗词散文演绎,制作龙舟、学包粽子、学做香囊、戴五彩绳等传统民俗互动……为端午节量身定制的这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了端午节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切的认知,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爱国情感。近年来,该学校精心策划贯穿全年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推进传统节目、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坚持把好方向、定好基调,深挖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努力做到价值引领和文化传承相融合、教育作用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1)有人认为:“中华传统节日只不过是原始信仰的体现,随着时代发展必然会被淡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请你为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可行性建议。
2021-11-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老字号承载了厚重的生活与文化记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商业领域的集中呈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华老字号也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度日,甚至抱憾终结。如今,北冰洋冷饮雪糕实现“1小时达”,五芳斋万种定制粽任君选择,百雀羚新媒体广告圈粉“90后”....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目前全国有超过半数的中华老字号上线网店,老品牌,新姿态,老字号们正敞开怀抱迎接新零售时代。中华老字号六必居以“既恪守六必祖训,又对标新时代需求”为发展理念,以铸造诚信活力民族品牌为发展目标,将深厚的文化积淀、精湛的传统工艺,融入新时代、新元素、新技术,将“酱菜之源”的核心文化创意融入产品本真,全面提升了中华老字号“六必居”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对于老字号来说,创新创意的难点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如何让品牌常青。时下,“互联网+”持续发力,创意营销花样百出,为老字号传承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老字号需要做的是让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与时俱进,既留住老顾客,又吸引更多新消费群体。愿更多老字号“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中华老字号赢得未来。
(2)就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激活老字号的商业基因提出两条建议。
2021-11-1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