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折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2020-10-11更新 | 247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中医药文化无疑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优质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我国历代疫病的防治过程中,中医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面对复杂顽固的新冠肺炎病毒,中医诊疗强调辩证审因论治,因人因地制宜,古老的中医药再立新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总结中医药病毒性传染病规律和经验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成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特色和优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相关知识,请阐述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好中西医治疗之间的关系?
(2)某校高三某班拟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主题召开班会,请你写一份不少于3条的发言提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苏、山西两省重视采用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案,截至5月16日,两省取得了全省“零病亡”“治愈率100%”的显著效果,在全国“战疫”中交出了出色成绩单。全国中医药专家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中医药和中西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公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中医药学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谈谈你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3)结合材料,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三条合理建议。
2020-06-2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云东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没有文化认同,就不可能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一:增进文化认同,需要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多元文化发展的关系。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不仅源于其真理性、科学性,更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认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对待多元文化,应保持必要的尊重和包容,但绝不可放任自流。思想文化越是多样,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材料二:增进文化认同,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切忌妄自菲薄。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将文化差异视为文化差距是必须克服的思想偏差。所谓“差异”是指文化特质与形式不同,而“差距”是以一定标准对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作出判断。我们不能把差异当成差距,不能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而盲目学习模仿。而应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文化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对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通过增进文化认同来增强文化自信。
(3)增进文化认同需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请你为开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提出三条建议。
2020-06-1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2019年9月23日,中国迎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一线的同志表示诚挚问候。这个节日所包含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四个主题词,分别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是悠久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悠久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2)高二某班级围绕“文化+乡村振兴”召开主题班会,请你就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拟定两条发言提纲。
2020-04-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手工艺涵盖领域极为广泛,拥有无数的“技艺”。对于现代科技在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

支持的人认为:现代科技的运用会带来诸多便利。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使用的工具也升级换代,使得过去几乎无法完成的技术成为可能。当雕刻刀具越来越精细,有些刻刀头甚至细如牙签的时候,木雕大师就可以设计创作出“细如发丝”之类更为精致的雕刻作品。

反对的人认为:现代科技的运用破坏了“纯手工”的特性,会带来严重后果。如传统手工宋锦纹样华丽、生动,质地坚韧、挺括,常用来装裱书画和制作高级服饰,深受民众喜爱。然而,机械的滥用使得手工宋锦已不复存在,现存的都是机织产品,精密度和纹样已经走样,没了昔日的光彩。

材料二目前,现代科技参与传统手工艺创新的最大难题是缺乏复合型人才。掌握现代科技的人员大多不懂传统手工技艺,而传统手艺人又不懂现代科技,导致二者之间难以结合。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理性看待现代科技在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2)请你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角度,为解决现代科技参与传统手工艺创新的最大难题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2020-04-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随之而来的则是精神生活的匮乏。网络的发展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导致网络文化不能成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体。在这个时候,《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具备正能量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节目应运而生。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在这一文化潮流中,令人欣喜的是,青少年逐渐成为中流砥柱,在掀起一波波“诗词学习热”的同时,又掀起一波波“诗词创作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写作传统诗词的现象。


(1)结合材料,分析传统诗词走红的文化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传统诗词走红的原因。
(3)新时代,新气象,面对当前的火热趋势,我们应该借势而上,以此为契机继续助力古诗词复兴。请你就此提出两点具体建议。
2020-04-15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手工艺涵盖领域极为广泛,拥有无数的“技艺”。对于现代科技在传统手工艺传承 和创新中的作用,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 支持的人认为:现代科技的运用会带来诸多便利。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使用的工具也升级换代,使得过去几乎无法完成的技术成为可能。当.雕刻刀具越来越精 细,有些刻刀头甚至细如牙签的时候,木雕大师就可以设计创作出“细如发丝”之类更为精致 的雕刻作品。 反时的人认为:现代科技的运用破坏了“纯手工”的特性,会带来严重后果。如传统手工 宋锦纹样华丽、生动,质地坚韧、挺括,常用来装裱书画和制作高级服饰,深受民众喜爱。然而,机械的滥用使得手工宋锦已不复存在,现存的都是机织产品,精密度和纹样已经走样,没了昔日的光彩。

材料二 目前,现代科技参与传统手工艺创新的最大难题是缺乏复合型人才。掌握现代科技的 人员大多不懂传统手工技艺,而传统手艺人又不懂现代科技,导致二者之间难以结合。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理性看待现代科技在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解决现代科技参与传统手工艺创新的最大难题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2020-03-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材料二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3)有专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的一项文化战略。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条建议。

10 .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用一种特别的形式,把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持家、立德、修身等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富有魅力的风格呈现出来,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还有和人民群众的交谈,都体现出极具个性的语言风格。他的话既有理论蕴藉,又有现实针对;既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又善用民间语汇,深入浅出,让大家想听、爱听、愿听,让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忘不了,让人入耳、入脑、入心、入神。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启示。
(2)总有一句经典古诗文让你永存心底,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请写出这句经典古诗文,并指出它给你的教育意义。
2020-01-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