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故宫博物院拥有近600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宫服群、186万余件藏品,是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宝库。提炼、解读其中的优秀元素并转化到当代生活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和自豪感,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把具有历史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提炼出来,创作出手机壳、紫砂壶等文创产品,让高冷严肃的宫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成为网红。经过三年多努力,故宫博物院建成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强大的数字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随时随地浏览故宫文物的信息。201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通过文物展览、实景搭建、虚拟现实体验等多种方式,让人们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宫廷年俗和传统节庆文化。

此外,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展已经走进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韩国的首尔、澳大利亚的悉尼等地,让全世界人民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探究故宫博物院是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红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材料二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3)有专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的一项文化战略。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条建议。

3 . 习近平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情结,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4 . 福建泉州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每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南音、大鼓吹等多种闽南民俗活动都会把泉州变成欢乐的海洋,泉州也在充满烟火气息的传文化洗礼中不断发展。泉州没有因为千年的文化辉煌而因循守旧。近几年,以“源和1916”“创客领如how”为代表的文创产业园正快速崛起,吸引了大批文创工作者加入古城“萌新”的队伍中,为泉州注入了新时代的文化“血脉”,实现了“现代不失传统,时尚不离乡土”。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泉州文化为什么能够实现“现代不失传统,时尚不离乡土”。
2019-12-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上学期第二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浮生六记》原是清代苏州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记叙的是沈复和妻子芸娘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昆曲是综合了戏剧、文学、服装、音乐等门类的古老东方艺术。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和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的园林景观创新结合,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观演形式,让观众置身于演出实景之中,随着剧情的推进,跟随演员穿行在园林的亭轩廊窗间,且听且行、且坐且立。这一浸入式表演形式,自2018年8月首演以来,没有任何的宣传投入,只是靠着昆曲迷们在朋友圈的“圈粉”而悄然走红。


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简要说明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悄然走红所包含的道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掀起一波传统文化浪潮。该节目用古典情怀塑造现代综艺,以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获得了满堂彩。有评论认为,中华民族创作了世界级的华彩诗章,而这些诗章又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人们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成为了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最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深藏心中的“诗心”。而那些在节目中表现出色而走红的人更让我们感到人文教育厚积薄发的特征,折射出人文教育要重视“诗教”。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能唤起“诗心”的原因,并说明重视“诗教”的重要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确保各项立法导向更加鲜明、要求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力争经过5~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规划》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法律制度,在古城古镇古村落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中,研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内容。


(1)结合材料,运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分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的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文称法国巴黎圣母院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文物的损毁、消失是人类不能承受之殇”。

9 . 2018年10月22日,“古画会唱歌”音乐创新大赛作品分享会在故宫拉开帷幕。“古画会唱歌”音乐创新大赛是由故宫博物院、NextIdea腾讯创新大赛、QQ音乐三方联合打造的全新文创项目。故宫首次对外公开了《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步辇图》等十一幅典藏的千年古画作为本次音乐大赛的创作灵感,参赛选手们为千年古画创作音乐作品,以现代音乐“活化”传统文化。大赛主题曲《丹青千里》上线QQ音乐24小时的播放量即突破200万。“古以丹青留名画,今有古画会唱歌”故宫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不断产生新的创意,与更多新领域、新技术相融合。此次活动通过雅俗共赏的音乐通感形式,助力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古画会唱歌”对我们的文化启示。
2019-04-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自秦汉以来,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裴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在上下两千余年间,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郡守以下不计其数。还多次与皇室联姻,出过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

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两千余年来,裴氏家族的兴隆与辉煌,引发着人们的深思。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教育要让人生系好第一个扣子,要在家庭中培育和戏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良好家风形成优秀社会风尚,进而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文明家庭的丰富事迹于言传身教中传递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涵养朴实无华的良好家风,生动的戏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正能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知识,说明如何建设家风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重视家风建设,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停下匆忙的脚步建设良好的家庭文明提出两条合理建议。(要求:主题鲜明、短小精悍。字数不超过50字)
2019-02-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内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