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国家强,则文化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国文化繁荣昌盛。

北京中轴线向世界展示着其独特魅力。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在北京中轴线上,汇聚着城市中最具价值的众多代表性建筑,以故宫、天坛为代表的古代建筑,以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以景山、北海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及以大栅栏和鲜鱼口、什刹海和南北锣鼓巷为代表的传统民居街巷。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建筑、园林、街区的风格之多样、类型之丰富、形制之规整、建造之精湛、规模之宏大,在空间上体现出音乐般的节奏,使北京中轴线成为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的艺术轴线。

“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当代生活的场景,它是活态的遗产,是人在延续其价值的遗产。”中轴线在今天仍然和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文化价值以及思想原则通过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得到延续,推动解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北京全面开启了一条从保护建筑到留住文明、从找寻文化到提炼价值的新道路


(1)结合材料,谈谈北京中轴线作为历史遗存和活态遗产的文化价值。
(2)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请你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出至少三点具体建议。
2 . 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地铁发展迅猛,里程不断延伸的同时,也开始从功能地铁向人文地铁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城市都尝试让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高颜值地铁站”频频出现。

16号线中段甘家口站,为呼应车站附近的京城网红打卡地—银杏景观大道,车站以“三里河秋色”为设计主题,以银杏为代表性元素,艺术玻璃上印有金黄色的银杏,远远望去,在灯光的映衬下,似有银杏叶片在站厅中起舞。

国家图书馆站,站内顶部以“书”字为装饰,吊灯上写有经典诗词内容。每天多坐几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吉林长春一处地铁站内,浮雕全部由汽车零部件组成,“汽车之城”当仁不让!

广州南沙客运港地铁站,不用去海边就能感受到大海的气息。整个车站沉浸在一片海蓝色的色调中,全站铺设玻利维亚蓝花岗岩石材地板,天花板做镜面处理,让人仿佛置身通透的大海。站厅中央的艺术品宝船以及车站上方采用类似海鸥的灯具设计,使得整个车站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高颜值地铁站”刚一出现,就吸引了许多乘客前来拍照纪念。

不少人为之点赞,在快节奏单调的地铁线上,将景观和休闲相结合,实践人性化的城市治理,“在这个发着光的世界里面行走,无论遭遇到多大的不公平和对待,都会有决心和毅力坚持下去。”

同样也有质疑的声音。“地铁站就是运人用的,花这么多钱建个地铁站,值得吗”“有这些钱花在建地铁上,不如多花点钱解决民生问题”。


你认为“高颜值地铁站”值得吗?结合材料中的地铁案例也可自选地铁站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1-06-01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水八分田”的犁桥村是典型的江南圩区水乡。艺术家在尊重自然人文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禀赋和人文特色,精心打造了特色民宿、湖心迷你美术馆等项目,将原先大家熟悉的村庄环境变为一种“陌生化”的艺术环境。

田园艺术季上,“稻田宴”上的“牛歌”表演、田间戏剧节上的传统“大鼓书”等与乡土诗会上的广场舞暖场活动的结合,将农民自娱自乐的“小快活”转变为可以展示的“大才艺”统一规划布局的新民居,保护修缮后的明塘反修河、石桥钟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乡村记忆工程等文化工程的开展,逐渐培育起村民的文化意识,更厚植了乡村文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犁桥村是如何厚植乡村文脉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里长城瑰宝,独属蓟北雄关。黄崖关长城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以独特的断崖地貌、壮丽的自然奇观令人眼前一亮。清明节假日期间,疫情归于平稳,踏青赏花主题成为热门,黄崖关长城漫山遍野的红花绿草,吸引人们前来登长城、赏美景。对于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要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保护我们民族的瑰宝,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体验。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珍惜和保护好黄崖关长城的意义撰写一份演讲提纲。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就珍惜和保护黄崖关长城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并说明其理论依据。
(要求:理论依据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
(例如: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政府要利用专项资金做好黄崖关长城的保养和修缮工作)
2021-05-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1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5 . 脸上的妆容宛如复制粘贴古画,衣袂飘飘,胖胖的身体随着音乐节奏灵活扭动…… 今年河南电视春节晚会,一群“唐朝胖妞儿”从博物馆里“复活”,凭借一支舞蹈火遍网络,走向世界。《唐宫夜宴》以河南博物院展示的一组彩绘乐舞女俑为文化向导,让潮流和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舞台运用5G+AR技术,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厚重历史与综艺节目结合起来,“转场”到洛阳城的应天门瞰盛唐风采,“穿越”到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醉心上元灯会……充分展现古都的厚重历史文化。

当“冰冷”的文物有了“温度”、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了新的延续形式,传统文化就重新回到年轻人的视线之中。一支舞蹈,让沉寂1500多年的唐乐舞俑“复活”,带领今人去领略那个开放、包容、自信的大唐。


(1)结合材料说明现代科技让文物走出“冰冷”过程中的作用。
(2)学校举行文物、古迹图片展览活动,请你为提高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拟两条宣传标语。
2021-05-2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市2021届高高三模拟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孔子的诞生地济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无处不在。

近几年来,济宁市累计评选出各类道德模范、济宁好人等先进典型800余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市民心中树起时代标杆。在孔子博物馆,社教体验、网络直播、志愿讲解等运营新模式给儒家文化带来充满朝气的时代面孔,继立体、三维“网上展示馆藏文物”后,如今又推出多项数字化展览平台,各种人才、技术、超前的运作理念等资源要素也快速汇集。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平台,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在曲阜尼山揭牌成立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为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等重大文化活动齐名的国际儒学研究交流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济宁市在传承中华优秀统文化中的成功做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许多人在“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中,贪图享乐、生活奢靡,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肆意浪费。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共鸣,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治理浪费现象、进一步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导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人都行动起来,从珍惜一粒米做起,日积月累、成风化人,就能逐渐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中,勤俭节约既是个人修身养性所必须,同时也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新的历史时期,勤俭节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当前国情和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对“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理解。
(3)某社区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活动,请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16字以内。
2021-05-2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8 . 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是探索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在创作过程中咨询相关专家,查询相关书籍和论文,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讲述从典籍出发的中华文明史。节目采用"戏剧十影视+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巧妙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设计出多个"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以穿越古今的戏剧化方式呈现,把典籍变成观众可感知、可共情的影视化作品,带领观众品味典籍,阅读历史里的文化中国,打开智慧和思想之门,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使人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让"典籍活起来",经典不再"高冷",节目成为爆款。


《典籍里的中国》为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021-05-2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与济南市章丘区2021届高三联合模拟政治试题(5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透过一块屏幕,在北京“寻访千年运河”,去广东“穿越古今、漫游岭南”,到甘肃“一眼千年、云游莫高”……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庆祝这个日子,各地纷纷推出线上活动,让观众在云端就能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这恐怕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10 . 《上线吧!华彩少年》节目通过京剧、民族器乐、舞蹈等艺术表达,向观众们展示少年眼中的传统文化。《人民日报》曾三次为该档节目打call.首播当日,给出“风华正茂的少年们,在舞台上以创演节目的形式,表达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创新”的评价;其后以“燃、炫、潮”形容该节目,点赞其让传统文化以更轻盈灵动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心灵.想要为传统文化“上新”,要找到有共鸣的视角、有深度的思考,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向更多人传递我们的精神之美、价值之美,让传统文化和当代表达美美与共。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对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当代表达?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如何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与文化瑰宝面对面,感知荡气回肠的文明进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旨在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让“课堂”与“殿堂”紧密携手。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让“课堂”与“殿堂”紧密携手的意义。
2021-05-0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一模试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