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2020年3月9日,一堂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现象级”思政大课圈粉无数。四位教授在线“云”开讲,与各层次学校居家学子分享疫情大考的启示。据统计,当天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人民网等平台总访问量达1.25亿次。有不少学子表示心头始终萦绕着“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这堂思政大课的成功(       
①取决于形式的新颖、手段的高超       
②展现了教育的意义、文化的力量
③显示着继承的必要、传播的价值       
④增强了爱国的情感、担当的意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之所以在学生中进行劳动教育,是因为(        )
①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之一
②劳动精神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学校教育是传承和培育劳动精神的根本途径
④劳动精神无比伟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导学案
3 . 教育的作用:
(1)教育通过对_____的“传道、授业、解惑”,把_____传递给下一代。
(2)教育能够以_____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_____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3)随着_____的不断变革,_____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023-05-2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导学案
4 . 教育的特点: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_____、传递、_____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_____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3-05-2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导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推动传统文化进课本、课堂、校园。此举是基于教育(     
①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2022年4月23~25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举行,期间举办了新时代主题阅读推广、青少年阅读、乡村阅读推进、“阅读+”等分论坛,以及“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启动、全民阅读诵读等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之所以重视阅读,是因为(     
①阅读是思想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②阅读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③阅读是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④阅读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人的精神境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2更新 | 7482次组卷 | 46卷引用: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7 . 2021年11月7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其中新闻奖短视频专题获奖作品:《无胆英雄张伯礼》《老外看小康中国》《光影记忆》、微纪录片《第一书记》、微视频《雄安塔吊下的日与夜》等无不是用心之作,用好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从中获奖短视频的创作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短视频创作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②短视频创作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动力
③短视频创作要弘扬主旋律文化,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④短视频创作要发挥传媒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H省文明办印发通知,要求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强大动员力和影响力。广泛开展以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为主题的各种文明实践活动,特别要针对冬春季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返乡人员的宣传,加强对餐饮聚会、人情往来的引导规范,倡导喜庆节俭、文明健康过节,引导群众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说怎样持续深化精神文明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2022-01-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赣粤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和丰富的情感记录,是我们代代传承的文化瑰宝。近年来,中国古典诗词热持续升温,人们把古老的经典诗词和鲜活的当下生活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让古典诗词在当代充满活力。各地学校以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为支撑,以多种方式提炼、展示、阐发中华诗词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古典诗词与现代传播媒介融合,走向广大受众,让古典诗词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悠远意境。诗词文化还融入文旅事业发展中,让诗词与地理、历史、旅游、文创等相互激发、相互融合,也让诗词文化更直观可感,更接地气。今天的我们依然在诵读流传千载以上的诗词,更重要的是体会那一颗颗诗心,与古圣先贤的生命情感碰撞,进而提升自己的修为。古典诗词不仅深深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也和当代生活紧密相连。古典诗词中不仅蕴藉着自然和人伦之美,更有心系社稷苍生的大爱。在推动中国古典诗词从曲高和众到雅俗共赏的过程中,诗词中浩然长存的民族正气、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道德胸襟、悲天悯人的深沉情感,是诗词传播与传承的重心所在。在当代传播中,应在忠于原作基础上合理阐发中国古典诗词,结合当下生活使之深入人心,为今人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滋养,这是诗词文化传承创新的根基所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搞好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如何运用古典诗词文化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
(3)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为弘扬古典诗词文化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1-12-0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诊断性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身处天涯,心在咫尺。猪年春晚,通过在新媒体平台投放VR短视频,让人们仿佛置身晚会现场,获得了沉浸式的观赏体验;晚会还首次开展5G网络4K电视传输,将艺术与科技精彩融合,让观众大呼过瘾。据此可知(     
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②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的局限传递和创造文化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增添文化生活的色彩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2021-11-22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