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022·贵州·模拟预测
1 . 冰上龙舟在水上龙舟器材基础上增设冰刀底盘、刹车装置、尾舵转向装置,使冰刀与冰面的滑行更具合理性;巧妙运用多点埋针的机理结构,改良冰钎,有效解决了伤人、伤冰的问题,……就这样,南方的水上龙舟上了岸,北方的“冰车”长了个。随着参与人员越来越多,冰上龙舟赛逐步走近奥运会。由此可见(     
①科技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能在融合中保持特色
④融汇不同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富有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8更新 | 75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如何让它们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口说话”?总书记提出的“激活之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在被生动活泼地实践。

福建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将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参加申报。泉州西街116号“洲紫新筑”,原是一座兼具中西方特色的洋楼,政府出资修缮后,变身为“1915艺术空间”,担起古城文化与当代艺术交流的使命。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是朱熹当年在武夷山中著述时写下的。近年,朱子文化传承日趋活络,一群青年对武夷山五夫镇废弃的烤烟房重新改造,打造成了一片“网红”民宿群,民宿边的万亩荷塘也替代了古老诗句中的半亩方塘。夏日坐在窗前,看荷花亭亭玉立,天光云影徘徊,成了游客与朱子交流的有趣一幕。

在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上,郑州歌舞剧院演出的舞蹈《唐宫夜宴》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刷屏无数。该舞蹈运用5G、AR技术,为舞蹈演员秀逸韵致的舞姿“锦上添花”,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成功将大唐盛世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无限可能。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生动实践是如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创新意识,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请就更好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撰写两条公益宣传广告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5个字以内。
3 . 紫砂壶是“金、木、水、火、土”结合最完美的一种器皿,与天地组成自然的“五行”,紫砂,土也,金蕴其中,以水润之,火烧成器,唯有以木投之,方能五行其善,这使得紫砂壶受到文人雅士的偏爱与追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中华文化内涵丰富绚丽                            ②紫砂文化注重艺术性和科学性
③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④文化创新能带来民族文化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三星堆青铜人像: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陶鹰鼎:陶,醉了6000年;长信宫灯;照着你;太阳神鸟金箔;这款美瞳我要了……这些穿越古今的宣传文案,出自《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独树一帜的文物纪录片。让历史文物活起来的理由有(       
A.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B.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历史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D.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10月7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从《善花仕女图》《就国夫人游春图》《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四件文物入手,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用展览语言解答观众“国宝如何成为国宝”的疑问,成为普通民众能够看得懂的展览。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通过博物馆展览国宝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文物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机的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任何虚拟空间,不能代替经典名著。通过阅读才能探求古代经典名著的本源,追溯经典的本真。对于经典名著的知识和内容,我们应该重视熟读、精读、细读、慎思,使之融入心灵、血脉,贯于践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古代经典名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B.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C.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
D.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7 .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如“0号展品”是一套古埃及木棺,制作它的全部材料分别来自黎巴嫩、努比亚、阿富汗和两河流域。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国家,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第101号文物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        
A.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D.通过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感受世界历史
2018-05-13更新 | 255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西省红色七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材料一:20179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就当前国际形势、全球经济治理、金砖合作、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深入交换看法,回顾金砖合作10年历程,重申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达成一系列共识,为金砖合作未来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强调,世界格局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金砖合作显得更加重要。我们应该再接再厉,全面深化金砖合作伙伴关系,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创新和产业合作等领域拓展利益汇聚点,让金砖合作机制行稳致远,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材料二:201710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同志深刻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时代大潮对全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命运共同体”一词也体现了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人民愿意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美好的前景。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谈谈在世界格局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金砖国家合作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美好的前景”。
(3)某校高三(5)班学生围绕战材料开展小垣合作探究活动,请为他们拟两个探究主题。
2018-04-03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文化创造活力能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云南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商缘优势,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同时辐射欧美地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精心策划、成功举办“感知中国·美丽云南”日内瓦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感知中国”缅甸行系列活动,与老挝合作举办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精心打造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增进了与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友谊。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在国外主流媒体打造一系列《美丽云南》新闻专刊,用对象国语言办好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柬文《高棉》杂志等系列外宣刊物,推动广播节目和电视频道在周边国家落地,依托节庆活动、报纸和书社等载体开展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云南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