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2023年,一批优质电视节目火爆荧屏,《2023中国诗词大会》、《古韵新声》、《锵锵行天下第三季》、《诗画中国》、《经典永流传正青春》等节目,在新理念、新技术加持下,凸显传统文化悠长底蕴,用文化精品让观众与先贤之间实现沟通与互联,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因继承而丰富多彩
②文艺工作者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文艺创新要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④文艺创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08更新 | 885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真实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和时间节点,全景式、大跨度展现了自1925年大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各界人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故事。该剧自首演以来,场场票房飘红,成为“现象级”作品。该剧的火爆给文艺创作者带来的启示有(       
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方式,满足人民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③始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④要有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重视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微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讲究在毫厘中最大程度地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许多微刻流派通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外开设展览等方式让人了解。可这门精细的传统技艺,因为时间成本高、题材陈旧、传人难继等问题已经濒临失传,日渐趋向“小众”。将微刻技艺发扬光大,应该(     
①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寻找和培养微刻技艺接班人
②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为微刻注入时代精神
③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
④发挥大众传媒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作用,增强微刻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高度最终要看作品,衡量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成就最终也要看作品。任何作品如果缺乏思想,只在技术上考究、形式上装点,无论多么精致,多么赚取点击率,终究是一具空壳。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有(     
①秉持艺术理想、胸怀家国天下,用文艺温润心灵、启迪心智
②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融入时代发展,发挥文化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倾情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价值追求发出时代先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在千帆竞发的国内综艺市场中,以《经典咏流传》《登场了!敦煌》《国家宝藏》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以“润物细无声”之势悄然崛起,让先人远香今仍酣,也成了烛照文化传承路径的一盏盏路灯。

文化类综艺不能“唯市场”,但一定要有市场价值。第一,找到节目和观众的“共情点”。要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内在创新驱动力,满足新时代观众的人文期许和情感诉求。第二,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共鸣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呼应时代、迭代升级。第三,找到技术与艺术的“共振点”。当下,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正在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引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6 . 某地连续三年举办“百戏盛典”活动,让全国现存的“卫调花鼓戏”“蓝关戏”等348个剧种一一亮相,推动了传统剧种守正创新,融入现代,获得重生,并成为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动。这表明(     
①文化守正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海纳百川是文化守正创新的应有胸怀
③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4更新 | 145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佳作不断涌现。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我和我的父辈》,从《中国机长》到《中国医生》,从《攀登者》到《长津湖》,一大批主旋律电影的“走红”,“正能量”收获“大流量”。这启示文化创作者要(     
①坚守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③与时俱进地丰富创作技巧
④不断创新文化体制与机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 .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138次组卷 | 56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文艺创新立场的本源回归。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文艺工作者必须投身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推出《消失的宫殿》(第二部)和《国宝迷踪》(第三部),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十影视十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解开消失在岁月长河中的阿房宫、未央宫等历史谜团,讲述国宝重器,收视率一路攀升;《觉醒年代》《恰同学少年》《建党伟业》等影视作品从不同角度讲党史,也获得了观众好评。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丁亚平表示,近几年的文化类题材、党史题材创作呈现制作精良、立足社会实践、挖掘深入的特点,弘扬主旋律,表达时代思想和观念,不负理想信念,燃烧激情岁月,以平视的视点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拉近了作品和观众的距离。这些搭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与主旋律的电视节目,让人们在享受健康娱乐的同时,畅想诗与远方,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主流媒体的发展态势和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些优秀节目取得高收视率、受到人们追捧的主要原因。
2021-08-26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