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2021年热播的《功勋》是一部口碑爆棚的重大现实题材剧、主旋律影视剧。它以对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讴歌、对家国情怀的塑造与弘扬为主题,在宏大主题背后,在高扬的理想与热血之外,从普通人情感的微观视角,构建起有血有肉的故事和人物,引发观众的共情。这启迪文艺创作者应(     
①尊重时代,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回答特定的时代问题
②顺应潮流,将文化作品打上时代烙印,使其有恒久魅力
③服务人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讴歌人民群众的实践
④立足现实,发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 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长篇纪实散文《如果来日方长》抒写了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武汉抗疫过程。全文以理性客观的视角,详细描述亲人、朋友、同事、邻居,以及或熟悉或陌生的同城中人,与疫情决一死战的具体细节,用大量事实和实际行动表现了武汉人民在抗击疫情中的“拼命”精神,使人理解为何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为何是“英雄的人民”。可见(     
①生动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作的导向
③弘扬时代主旋律是文化创作的根本目的④优秀作品应该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23更新 | 280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政治试题(永春一中、培元中学、季延中学、石光中学)
3 . 《淮南子》记载了仓颉造字的传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yu,下雨)粟,鬼夜哭。”描述仓颉造字竟然惊天地、泣鬼神。但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汉字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的,若是仓颉造字,“仓颉也不止一个”(鲁迅)。这说明(   
①劳动人民的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②知识分子并不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劳动人民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不能把古代神话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性的一年,贫困地区不仅需要经济扶贫,还需要文化扶贫,某“文化扶贫小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他们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层面与某贫困县结帮扶关系;鼓励该地区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讲仁爱”的时代价值,推进传统文化进农家,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时,利用互联网,通过手机APP、在线课堂,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更多致富技术;通过以老带新,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出乡土文化人才,解决基层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某“文化扶贫小组”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2022-03-04更新 | 94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十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选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鉴于疫情防控形势,2020年清明前夕,多地民政部门、殡葬服务机构开通了网络祭扫平台,逝者家属可以登录平台为逝者建立网上的纪念空间,通过网上献花、留言寄语来寄托哀思。网络祭扫平台的开通旨在(   
①创新祭扫方式,传承祭扫文化     ②保障生命安全,维护人民权益
③尊重祭扫习俗,满足祭扫需求     ④拓展文化内涵,体现时代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文化抗疫成为举国上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道特色风景,彰显了文化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期间,由中国文联、中国视协、中国影协创作的抗疫主题MV《坚信爱会赢》在多个网络平台上线。北京龙在天皮影剧院创作的皮影戏《孙悟空大战病毒妖》,把孙悟空降妖除魔的传统形象与白衣战士抗击疫情、消灭病毒巧妙结合,受到观众喜爱。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艺志愿服务队唱出了“最炫民族风”,联系澳洲等留学生加入,对土家文化山歌、南曲、渔鼓、花姑子戏等“旧瓶装新酒”,创作出各类宣传宣讲视频。广大文艺爱好者创作话剧、戏歌、诗歌、小戏小品、戏曲微电影等记录、讴歌抗疫一线各行各业凡人英雄的事迹,起到了强信心、鼓士气、暖人心的作用。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抗疫“以文化人”,凝聚起中华儿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文化抗疫是如何凝聚起中华儿女强大的精神力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2021-04-17更新 | 209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
7 . 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有着不同于语言学教科书上所解说、传授的语法规则。写小说要像说话,要有语态。写小说决不能做文章,所用的语言必须是活的,就像聊天说话一样。一个作家,应该以日常说话的态度写小说,这样写出的小说,才能有鲜活、清新、灵动的状态。这一观点对文学创作的启示有(       
①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④将体现时代精神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7更新 | 744次组卷 | 5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特殊形势下,甘肃省文旅厅积极探索创新展演方式,网络云端展演、流动舞台惠民演出等一系列创新的演艺方式,让“春绿陇原”的舞台更加广阔,也让“春绿陇原”更加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这启示我们(       
①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②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③文化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9492次组卷 | 100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十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学考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