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新年贺词中提到,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在各族儿女的价值实现中
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照亮国人
③我们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④一个个英雄是文化发展的主体,要讴歌英雄的伟大实践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 .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138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反映出(     
①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文化工作者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③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服务                  
④文化发展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共展出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类型在内的400余件作品。展览作品主题涉及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作品以“小视角”描绘“大时代”,深深触动了观众。作品的成功得益于(     )
①作品创作要坚守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②作品创作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③作品创作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作品创作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展现了时代风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微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讲究在毫厘中最大程度地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许多微刻流派通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外开设展览等方式让人了解。可这门精细的传统技艺,因为时间成本高、题材陈旧、传人难继等问题已经濒临失传,日渐趋向“小众”。将微刻技艺发扬光大,应该(     
①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寻找和培养微刻技艺接班人
②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为微刻注入时代精神
③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
④发挥大众传媒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作用,增强微刻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某地连续三年举办“百戏盛典”活动,让全国现存的“卫调花鼓戏”“蓝关戏”等348个剧种一一亮相,推动了传统剧种守正创新,融入现代,获得重生,并成为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动。这表明(     
①文化守正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海纳百川是文化守正创新的应有胸怀
③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4更新 | 14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影,«长津湖»累计票房超54亿,暂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名,社会效益空前。该剧通过艺术手法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该剧艺术形式创新,视觉效果震撼,充分拉近了主流文化和青年的距离,心生“信念感”“使命感”。全剧没有任何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人物的艺术描写,生活化地揭示了抗美援朝精神。主创团队高度重视剧本创作,历时3年,从亲历老战士考证、人物塑造、情节编织等方面反复打磨,完成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长津湖»成功播出的启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7日晚,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携红色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登上宜昌惠民演出的舞台。该剧根据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发生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北地方革命武装洪湖赤卫队利用湖区与敌人巧妙周旋,沉痛打击敌人的故事,真实呈现了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壮烈情景和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展现了革命前辈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它采用具有浓郁湖北地方风格的荆州天沔花鼓和民间流传的小调为素材,借鉴了西方歌剧在表现手法上的戏剧性与音乐交响化的优点,成为气势恢宏的歌剧交响音乐,传递出洪湖广阔天地间英雄人物群集的豪迈之情,同时极富民族个性,贴近群众生活,为作品的广泛传播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从1959年首演至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一直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加工打磨,经五代演员传承创新,在保留原版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乐队的配乐,合唱的立体感,台词的精练等方面的丰富度,特别是家喻户晓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被改编成壮美恢弘的合唱,并运用现代舞美技术,赋予观众全新的观剧体验,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60多年来,《洪湖赤卫队》优美动听的旋律荡漾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间,作为优秀的中国民族歌剧瑰宝,它已演出3000多场,推动着神州大地一波接一波红色经典的浪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红色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原因。
9 . 从三星堆考古直播成为全网关注的热点,到“95后”视频博主手工“复原”三星堆金面具、金杖;从《唐宫夜宴》《中国考古大会》等电视节目火出圈,到“博物馆+剧本杀”备受年轻人追捧……文化遗产更多地走进当代生活,为我们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和文化自信的底气。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     
①着眼青年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
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
③依靠科学技术,拓宽文化传播途径
④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激发文化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性的一年,贫困地区不仅需要经济扶贫,还需要文化扶贫,某“文化扶贫小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他们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层面与某贫困县结帮扶关系;鼓励该地区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讲仁爱”的时代价值,推进传统文化进农家,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时,利用互联网,通过手机APP、在线课堂,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更多致富技术;通过以老带新,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出乡土文化人才,解决基层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某“文化扶贫小组”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2022-03-04更新 | 94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文科实验、体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