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请列出《哲学与文化》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思维导图。
2023-04-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思维导图
2 . 请列出《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的思维导图。
2023-04-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思维导图
3 . 请列出《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
2023-04-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思维导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国潮”概念兴起。国潮=中国货+时代潮,是“国”与“潮”的结合。“国”的指向很明确,即为中国,是将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出新,促进文化的复兴。从美食饮品到服饰美妆,从电影电视到文创产品,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科技,一时间似乎“一切皆可国潮”。国潮的背后是中国企业逐渐走出追求产品数量与低成本的误区,在创新与质量上下功夫,实现了有效突破。“国潮”的兴起离不开人的作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90后已经逐渐成为新一代的消费主力军,他们对于某一商品的消费从大众趋同走向小众自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也从某种程度上推动着“国潮”的崛起。调查中88.6%的受访青年喜欢国潮风格。92.4%的受访青年期待越来越多的国潮元素出现。对于国潮文化,60.3%的受访青年认为守正与创新同等重要。74.5%受访青年觉得国潮文化的流行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


(1)结合材料,运用运动的规律性知识,说明企业让“国潮”时尚品牌爆红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2)结合材料,以国潮中中华老字号要“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
要求:①紧扣讲稿主题;②论点鲜明,运用知识准确、贴切论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2023-02-27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宇宙中是否存在超自然的未知力量?这个问题涉及宇宙大爆炸的“第一推动力”,有科学家认为在137.5亿年前一些超自然的未知力量启动了宇宙进程,至于我们现在的宇宙,来自第一推动力。对于第一推动力这个话题,英国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是一名坚定的否定者,他认为宇宙并不是由上帝创造,宇宙创造过程中没有上帝的位置。其实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6 .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

◆势在必行

有报告显示,1970年以来,全球受监测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9%,约100万个物种正面临灭绝威胁。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

2020年9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发表主旨讲话时呼吁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并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等一批务实的东道国举措。

2022年12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主张”——“凝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共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进程”“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公平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秩序”。


(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经济发展”有关知识,阐释我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同舟共济

昆明大会一年多来,更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在国家公园自由生长,一北一南分别位于北京、广州的国家植物园相继挂牌,碳达峰碳中和的一系列部署正在落地……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超过陆域国土面积30%的生态保护红线、近万处各类自然保护地、日益完备的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正守护着宝贵的自然财富。

《生物多样性公约》196个缔约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执行能力各异。作为主席国,中方将努力推动各方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和承诺可行可达,经得起时间检验。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团结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2-23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议学材料:

《圣经》以神创造天地为开篇,摩西第一卷也就被命名为“创世记”。以色列唯一的真神耶和华,改变天地原始的混乱,创造了天与地。

古代埃及创世神话有三个版本:赫里奥波里斯神学、赫尔摩坡里斯神学和孟菲斯神学。


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统治世间万物至高无上的天神,最伟大的神。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1)你知道哪些创世神话?这体现了怎样的哲学观点?创世神话是如何产生的?
(2)古代哲学家为什么把水、火等看做世界的本原?
(3)你同意创世神话的观点吗?为什么?
2023-01-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作业设计

8 . “双减”政策。

探究目标:

以“双减”政策实施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与文化》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世界的本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情境呈现: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需要遵循其内在成长规律。学生的健康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就要在遵循学生群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塑造环境。


自主探究:
(1)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说明“双减”政策体现的哲学道理。
(2)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双减”政策是如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
(3)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阐明“双减”政策出台蕴含的哲学道理。
2022-11-04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2021年10月21日正式向社会公开。《意见》指出,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当前,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突出短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是对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普遍问题的清醒认识。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分析我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合理性。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0.65) |
10 . 查找有关碳中和的内容,运用世界是物质的相关原理,分析我国努力实现碳中和的原因及具体解决措施。
2022-09-0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必修4世界的物质性作业设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