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3 道试题
2023·四川绵阳·三模
名校
1 . 故乡,在不同的人笔下,有着不同的情感寄托。它可以是李白笔下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是王湾心里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更可以是余光中脑海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说明(     
①历经岁月洗礼,人们会形成对故乡的共同认知
②乡愁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③浓烈且厚重的思乡之情是诗人情感表达的基础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诗歌美学呈现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一篇名叫《追赶太阳》的科幻小说,描写的情节是一个月球考察队发生事故,失去能量,唯一幸存的女宇航员需要等待地球的救援,但她必须在失去能量的条件下保持宇航服的温度,于是,她便用步行的方法“追赶太阳”,使自己在月球的“一天”内始终保持在阳光下。由此可见,科幻小说(       
①表明人的意识源于理性的思考
②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③是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奇思妙想
④说明意识是对未来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济南黄河齐鲁大桥取山东的“山”之形和意,提炼山脉轮廓元素,融人济南的“一城山色”,以三跨连拱,高低起伏的造型,横卧在黄河之上,大桥造型连续舒展、纤细轻盈,展现了拱桥的柔美与大气。大桥的设计(     
   
①体现了艺术与科学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②通过想象实现了设计方案到现实成果的转化
③运用辩证思维正确处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运用了联想思维将不同事物进行联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3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4 . “打工人”“破防”“社死”“内卷”“躺平”“某某刺客”“正能量”……这些网络热词记录了社会的发展的“痕迹”,折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这说明(     
①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②共同的社会物质生活使人们产生相近的认知
③意识源于人们的想象和思考
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5 .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会徽以经典的扇面寓意着江南浓郁的人文底蕴;一条条赛道代表了亚运会的核心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互联网城市的特色;钱塘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特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着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由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可见(     )
①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②意识的表现形式先于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③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主动创造性
④优秀的艺术作品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一杯奶茶”,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3-28更新 | 80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7 . 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主要表明(       
A.意识的内容都是人脑想象创造出来的
B.人能够把握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C.人能创造满足自身需要的一切客观事物
D.观念的东西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2023-03-15更新 | 696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8 . 下面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烦恼源自自我选择             
②不中听是客观存在
③掩耳盗铃未必是错             
④改变观念远离烦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有送别属性,表明意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
③以折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体现意识的能动性
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张大千的《桃源图》里没有描绘“桃花源”的具体景致,但却让“桃花源”继续保留着那份千古的迷人魅力。画中大面积的墨彩交渍、画幅边缘的山石与桃树的精致描绘,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画面左下方的小船与山涧,引导观者从图中找寻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意境。该画的创作表明(     

①画中的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创作源于作者的主观想象
②画作渗透了《桃花源记》的意境,是对对象的再现、加工与创造
③作画之前心中已形成映象,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④画中大面积的墨彩交渍、山石与桃树精致描绘体现了辩证法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0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