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5 道试题
1 . 2023年11月,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刊登了中山大学姚道新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双层镍氧超导体的多轨道模型。这一成果对于理解新型镍基超导体的微观图像和超导机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标志着中国科学家继全球率先发现新型镍氧化物超导体后又在其机理研究上做出领先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颠覆真理,追求和发展真理
②这项科研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③该研究借助抽象思维对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进行探索
④揭示超导机理是该研究团队开展研究活动根本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6更新 | 424次组卷 | 6卷引用:必修4第二单元专项提升卷
2 . 新疆产海鲜,真的够“新鲜”!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的新疆,怎么能养殖出海鲜?经多年探索,新疆利用当地盐碱地、盐碱水的特性调配出人工“海水”,建设海鲜养殖场,创新海鲜养殖技术,把新疆海鲜送上百姓餐桌。从哲学角度看,对新疆产海鲜的合理解释是(       
①人为事物比自在事物更能满足人的需要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③通过实践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2更新 | 631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3 . 2022年和2023年,我国科考队连续两年实施珠峰科考,实现了从“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的战略转变。在珠峰科考的基础上,2023年10月1日,科考队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再次实施极高海拔多学科交叉综合科考活动,这标志着我国“科考登山”进入常态化模式。由此看出,我国的登山科学考察(       
①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不断拓展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②表明人类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③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④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环节最终完成了思维具体的结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首词作书写了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表现了赤胆忠心和浩然正气。一首英雄满江红,一曲精忠报国曲,千百年过去了,它依然牵动震撼着千万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词人想象的激昂场景,来源于自身独特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②词人借“云”与“月”等客观存在,表达内心的凄凉和失意的主观映象

③词人结合自己的经历抒发情感,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④词人通过想象创造当下和未来的联系,展现其奋发图强的志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幸存者偏差”即通过只统计幸存者的数据,故而只能看到经过特定的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使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下列选项中关于“幸存者偏差”分析正确的是(       )
①需要经过多次重复以提升可靠性
②其推理类型与“一燕知春”相同
③经历了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认识阶段
④印证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正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多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四十多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2023-10-10更新 | 187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单元同步练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7 .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任职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他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节,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3-08-09更新 | 1811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二必修4第二单元检测卷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形成了“以粮为纲”的粮食观。现在通过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有了更多获取食物的途径。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以粮为纲”到“大食物观”,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大食物观的形成过程。
2023-06-21更新 | 3925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9 .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航天员们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彰显了我国在太空探索和航天领域取得的新成就。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历史性
②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③我国开展航天探测活动旨在全面认识太空
④作为最基本实践活动的科学实验随认识发展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7更新 | 169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测试
10 . 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其思维过程如下表(A、B表示任意自然数;R表示相加或相乘)。

第一级抽象

1+2=2+1

4+5=5+4

8*5=5*8

9*6=6*9

第二级抽象

A+B=B+A

A*B=B*A

第三级抽象

ABB=BRA


这一思维过程(     
A.是从共性中抽取个性的思维活动
B.集中体现了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充分印证了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023-05-18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