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     
①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实践能够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双向奔赴”本意是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多用于人与人之间,表达了人们相互爱慕、相互亲近的美好愿望。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期间,习主席在演讲中说:“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双向奔赴”从用于个人到用于国家,使用范围得到了延伸扩展,价值内涵得到了丰富升华。由此可以得出(     
A.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内涵会完全相反
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词语的使用范围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延伸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词语的使用范围会因人而异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日常生活中的频繁使用带来了词语价值内涵的升华
3 . 小小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峥嵘,呈现时代万千。《中国梦》系列邮票生动呈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精准扶贫》纪念邮票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上下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辉历程……邮票文化,“以邮为媒”,传承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邮票文化真实再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客观符合主观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邮票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
④邮票文化源于社会生活,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能动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02更新 | 531次组卷 | 46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测试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同是长江,几度遭贬的苏轼铁板铜琶高歌“大江东去”,而李煜则多愁怨叹“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是明月,张九龄吟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触发了思亲的无限情愫,而张若虚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出的是深邃的哲理思考。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根源于主体独特的内心感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京时间2023年2月8日晚,在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比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冠。谷爱凌说:“我进入任何一个比赛,都必须有可赢的希望。”她在北京冬奥会上的表现,完美地诠释了她的信条。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想要拿金牌,但更想做到自己的最好。”不满才是向上的车轮,这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精神的体现。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留下更多的回味。这说明(       
①意识的力量对人生发展起关键作用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③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和客观物质性
④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近日,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推出的联名咖啡“茅台瑞幸酱香拿铁”正式上架。茅台的外包装风格,咖啡的属性,酱香的风味,很快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爆火出圈,该商品的研发(       
①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性思考
②说明创造性思维的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
③利用检核表法中的“组合”法进行思维发散
④表明经过实践检验的创新思维才有实际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一位“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实验,研制出无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对上述材料解释最为完整的是(     
A.认识为实践服务才有实际意义
B.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C.认识产生于实践需要并推动人们进行实践创新
D.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2023-08-04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四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二)
8 . 某作家写过一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但某大学的教授经研究却发现雪落有声。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为50至200千赫,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一般听不到20千赫以上的声音。该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雪落有声,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认识必须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B.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属性,是人脑的机能
D.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错误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2023-08-03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9 .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密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表明(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践精神上的精华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社会实践
2023-08-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10 . “盲人摸象”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故事,反映的在思考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是(     
A.认识到对象的复杂性,是抽象思维
B.认识过分地局限在问题的“点”上,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是形而上学思维
C.认识的途径不合理,是形象思维
D.认识的能力不够,是辩证思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