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一座寓意“启航”的大桥将横跨潮白河。效果图上,桥身圆弧拱和V型结构杆件勾勒出“舵轮”形象,三个“舵轮”抽象成一艘驶于潮白河上的“轮船”,穿梭于水城共融的环境中。大桥建成后,京冀两地在水上“握手”,助力腾飞。大桥的设计(     

(潮白大桥的设计效果图)
①体现了艺术与科学、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通过发挥想象可以实现设计方案到现实成果的转化
③用动态性的思维方式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
④意图通过创造人为事物的联系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玉米的祖先”——野生玉米“大刍草”蛋白含量是现代玉米的3倍多,对我国而言每提高玉米蛋白含量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少进口800万吨大豆,但野生玉米人工驯化过程中丢失了控制玉米高蛋白的基因。我国科学家经过十年反复实验,成功找回并克隆了首个丢失的主效基因THP9,使玉米蛋白含量接近翻倍,提高了营养价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控制玉米高蛋白含量的基因丢失是降低其营养价值的关键
②没有科学家十年的实验就找不到提高玉米蛋白含量的方法
③科学家经过研究建立起了现代玉米与大刍草之间的联系
④“野生祖先”遗传变异引入优质作物促进了其功能的改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9更新 | 3897次组卷 | 33卷引用: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B卷能力提升练)
3 . 在我国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作品浩如烟海,后人可以从各不相同的描述中,区分出特定的自然环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讴歌的是辽阔雄浑的北国草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这说明(       
A.文学宝库中各不相同的文学描述是特定自然环境形成的关键性因素
B.文学作品要给人深刻的印象,就必须抓住事物与众不同之处进行描述
C.无论是北国草原还是江南春色都体现出意识活动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D.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作家的实践是创作歌颂壮丽河山作品的充分条件
2023-01-05更新 | 2034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4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唐朝诗人李娇和朋友苏味道、杜审言三人一起游泸峰山,看到山上景色秀美、茂林修竹、古木参天、清风徐来时随口吟出的《风》。除了诗名,全诗看不见“风”字,但每一句都写出了风的力量,成为写“风”的千古名诗。诗人李娇写“风”的成功(     

①充分运用了矛盾分析的方法,把风的个性寓于叶、花、浪、竹的共性之中

②注重了写“风”思路的多向性,从叶、花、浪、竹的意象中把握风的特质

③源于在发挥能动性的基础上,深刻把握风与叶、花、浪、竹的内在规定性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巧妙地找出了风与叶、花、浪、竹的关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24更新 | 2548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这表明(     
A.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B.真理是适用于一切条件的科学认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D.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 .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将社会功能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两个层次。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系统中的参与者所期望达到或能预料、认识到的;潜功能是没有预料也没有被认识的客观后果。下列说法包含对潜功能描述的一项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 . 几年前,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感知是否真实是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思考
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作出判断
④感知无法对“现实”作出是否“真实”的回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下列名言与漫画(如图)《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新生》(作者:小林)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 .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承上启下,将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思维方式看,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实验( )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和发展趋势
②注重分析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③从关键个体的分析中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④在实践基础上实现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所以在学生中进行美育教育,以美育人,是因为(     
①美育教育能提升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力
②美育教育源于伟大的美育精神,是人类特有的物质性活动
③美育精神能鼓舞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培养美育精神有助于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的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