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8 道试题
1 . 度者,量与质的交汇点和分界线。下图为古代一种“欹(qī)器”,呈梭形,不能竖立,中间部分有两耳,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的时候,器皿是斜的;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敬、中则正、满则覆”。这启示我们(     

        虚则欹 中则正 满则覆
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现事物的飞跃 ②实践创新的高度依赖于观念更新的程度
③认识和把握规律,稳中求进、循序渐进 ④坚持适度原则,不断淬炼“度”的智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5月,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文集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于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表明(       )
A.思维是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反映
B.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C.理性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D.思维对实践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3 . 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人工合成糖是近年来科学界孜孜以求的方向。2023年8月,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这说明(     
①实践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真理不断发展
②科学发展使人类得以逐步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人类的生存需要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只有正确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关于天空和大地,古希腊人基本的想法是:地是圆的,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亚里士多德在《天问》中提出了一条感性证据:我们在南北方向上旅行,所见的星图会有所改变,这不但说明地球是圆形的,而且还说明它是个不大的球体。亚里士多德关于地球的观念说明了(     
①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
②实践水平限制着人的认识
③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④证据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3更新 | 140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紫杉醇是重要的植物抗癌药物。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化学等技术手段,对植物红豆杉的基因进行筛选,成功发现了紫杉烷氧杂环丁烷合酶和紫杉烷碳9位氧化酶。研究人员将新鉴定得到的酶与已知合成酶进行组合,通过多次尝试、成功生成了紫杉醇生产重要原料巴卡亭Ⅲ,实现了紫杉醇的生物合成。从材料可知(       )
①红豆杉固有属性是研究人员进行科学创新的前提
②紫杉醇的生物合成过程是一个改变事物固有联系的过程
③人们获得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④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与下图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最符合的选项是(     
A.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B.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7 . 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以板栗栽培为核心,作物、药材、家禽等合理配置的复合种养体系。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创造了立体种养、树体修剪管理、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等技术体系,有效保护了当地农业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复合种养体系可以根据人的需要而变化
②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对规律的认识是保护当地农业物种的决定因素
④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正确地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大摸底”,越摸越惊喜。“网红”黑龙江蔓越莓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火爆的“农业大摸底”,各地纷纷晒出自己的“隐藏款”特产。四川鱼子酱、甘肃南美对虾、重庆淡水澳龙、山西大闸蟹、上海崇明藏红花……这些新土特产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印象,让不少本地人惊叹“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新土特产并不稀奇,原因是随着农业科技进步,新品类新设施新模式的推广,很多品种已走出传统主产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自然条件限制。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大环境里有小环境,大气候里有小气候,给了发展新土特产充分的想象空间。如此,不仅南北方、东西部之间品种交流互通频繁,一些国外特有品种也能在中国找到适宜区域。可以断言,今后类似现象会越来越多。

反过来思考,有的“隐藏款”特产如果连家乡人都不熟悉,就很难说已经被市场认可了。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从来不缺好的农产品,但缺强势的农业品牌,很多好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普通公众对其缺乏了解,往往导致“人参卖出萝卜价”。我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国家,有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消费者对农产品有很高的期待,但苦于信息不对称,买到优质农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大。两相对比可见,“农业大摸底”给了特色农产品一次绝佳的亮相机会,背后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


(1)“隐藏款”特产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印象,令不少本地人都大为惊叹。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含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请从辩证法的角度就如何挖掘这一巨大的内需市场提出两条建议。
2024-03-11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2年8月4日,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句芒号”卫星研制团队围绕高精度获取植被信息、叶绿素荧光等课题展开研究,先后攻克热控、载荷控制、数据传输等技术难关,以确保“碳星”所获取的监测数据“准、全、细、精”。这说明(     
①认识工具的提高推动人们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②追求真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
③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并被感性认识所制约
④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并有待于上升为感性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人知道的,‘智飞’号都知道”——我国首艘自主航行300TEU集装箱船“智飞”号在船舶自主航行研发与应用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打通数据堵点,让“大脑”更聪明;自主选择链路,多线“牵牢”信号;突破电池技术,探索绿色航运。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与时俱进,“智飞”号是我国科学实验的成果
②开拓创新,“智飞”号“大脑”同人脑一样聪明
③实践具有目的性,“智飞”号可助力绿色航运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智飞”号“大脑”突破电池技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