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0 道试题
1 . 2023年5月,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文集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于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表明(       )
A.思维是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反映
B.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C.理性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D.思维对实践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2 . 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人工合成糖是近年来科学界孜孜以求的方向。2023年8月,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这说明(     
①实践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真理不断发展
②科学发展使人类得以逐步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人类的生存需要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只有正确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经历了多次调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独立自主完成了早期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形成以国家意志集中资源的计划经济体制,构建起新中国初期有形之手主导的国内循环体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之手在国内循环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我国逐渐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国际大循环逐渐占主导地位,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国和全球最大出口国,但同时也造成了对外依赖度过高、国内经济严重失衡等问题。进入新时代,根据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又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格局调整的原因。
2024-03-13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期中过关检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 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50多次,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全党就如何弘扬务实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做出表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1)依据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理论学习方法,指出“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2)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拟定两个微调研议题。
示例:以家乡的特色农业发展,调研乡村振兴的举措。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2月17日,东航涂装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顺利抵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准备参加于2月20日至2月2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2024年新加坡航展。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2015年11月完成总装下线,2017年5月成功首飞,2022年9月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同年12月全球首架交付。2022年12月到2023年2月,中国东方航空对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进行总计100小时以上的验证飞行,全面检验东航各系统准备C919商业运行各项工作的可靠性。

2023年2月初,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试飞过程中,因左发动机反推设备出现故障,迫降上海虹桥机场。一时间,外媒大肆鼓吹C919客机试飞失败,中国的民航制造业失败,还不如买一台波音,并唱衰中国的航空能力。

2023年5月28日12时31分,经历1小时59分钟飞行,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 对外媒唱衰我国航空能力的合论予以驳斥。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伟大实践展现思想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领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024-03-01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期中过关检测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7 . 2024年1月11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将云遥一号18星-20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首飞获得圆满成功。三年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支年轻的百人研发团队攻克了4大关键技术群、17项关键技术,开展了23项大型地面试验、489项单项试验、1452次试验迭代,标志着我国商业运载火箭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这表明了(       
①创新就是一个彻底否定的过程   
②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改变事物的性质就能实现发展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9更新 | 14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期中过关检测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8 . 王允在《论衡·别通》中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痛者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故入道弥深,所见弥大。”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入道”的深浅影响人们“所见”的大小                    
②“博览”“闻古今”获取的是第一手材料
③人们对不同“事类”的真理性认识不只一个             
④“足行”获得的认识高于博览群书获得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9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期中过关检测
9 .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伟大事业,要从长计议、慎于决策。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推行伟大事业时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
③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全体人民接续奋斗
④改革蓝图具有直接现实性,为实行伟大事业提供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9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期中过关检测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10 . 从认识论角度看,漫画《过沟方案》(韦荣景作)启示我们(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战胜自我
B.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方法一定不同
C.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怀疑和否定一切
D.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合适办法
2024-02-28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期中过关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