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99 道试题
1 . 近年来,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算力中心亟需突破现有单体运营模式。为破解上述难题,2023年4月,国家超算互联网正式启动建设。这说明(       
A.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B.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D.实践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直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2 .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践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愿望创立的,并且是在指导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在实践中拓宽了理论创新的路径B.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C.在解答时代课题中升华实践智慧D.因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而焕发活力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直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3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对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调查研究的重点内容、方法步骤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兴调查研究(     
①旨在把握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③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④是意识活动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的直接体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星月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梵高创作《星月夜》(       )

①是在判断和推理的基础上揭示星空变化规律的
②利用联想、想象和幻想连接了星空和内心世界
③以感觉、知觉为基础,追求更富激情的主观表现
④用抽象和概括的方法全面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立项实施30周年,三十载沧桑巨变,蓝图壮阔。

航天梦是一代代航天人在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历程中攻坚克难的新目标,三十载宏伟蓝图,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是一代代航天人从筑梦,逐梦到圆梦的征程。航天人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以实际行动,为航天强国建设挥洒汗水,贡献智慧。在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无参照样本、无完整资料情况下,老一辈航天人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攻克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国航天科技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不断刷新记录,谱写着追赶、并跑、超越的奇迹。

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被批准实施。其中,“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站。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2022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在轨交接。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中国航天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航天事业发展道路。将“太空之家”的梦想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
2024-06-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6 . 近年来“副业热”不断兴起,搞副业为年轻人提供了体验不同职业的机会,不仅能促进个人成长还可以增加收入。然而,调查显示,7成人在副业中经历过失败,其中近3成有过亏钱甚至被诈骗的经历。对此,一些年轻人还在不断尝试,而另一些人认为与副业相比,深耕主业才是正道。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体验不同职业才能促进个人成长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深耕主业更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是否从事副业需要根据个人条件来决定
④由于知识、能力、立场的不同,人们对副业会有不同看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7 . 水母等刺胞动物拥有很高的再生能力,这依赖于一团未分化的细胞——芽基。但刺胞动物如何形成关键的芽基,一直以来都是个谜。新研究表明,芽基中的干细胞样增殖细胞仅在受伤时出现。当使用刺胞动物水母的触手作为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动物的再生模型时,这项结果将从进化的角度提供新的见解。材料说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进行不断的探索
④物质具有可知性,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众参与数实融合

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万众参与、“数实融合”的点火仪式成为当晚最大亮点。由全球上亿网民进行线上火炬接力形成“数字人”,与场内现实火炬手一起,零秒误差,共同点燃了杭州亚运会主火炬。

为了实现“数实点火”这一创意,技术团队在三年时间里写下了20万行代码,用几百台不同型号手机进行了超10万次测试,通过3D互动引擎、AI数字人、云服务、区块链等多种技术的结合,使象征着上亿名数字火炬手的一颗颗粒子汇聚成了巨型数字人,最终与场内现实火炬手成功完成了全世界首次“数实点火”。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分析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实现“数实点火”的。

精彩亚运自信中国

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再到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中国跨越33年时空,先后三度承办亚运盛会。这33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时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头勇往直前。亚运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生机勃勃的活力,也让中国和平、自信、包容、开放和发展的形象彰显于国际社会。

(2)某班围绕“中国何以自信”这一主题开展讨论。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简要阐明你的理由。
2024-05-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3月2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了运行试验,列车成功以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实现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相关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指出后续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会根据主体的情况变化而发生变化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
③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9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0 . 相传,为了迫使介子推出山相见,晋文公轻信他人意见,下令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为了纪念这位忠臣,晋文公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晋文公轻信他人意见酿成惨剧的典故,告诫我们(     
①要善于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理性思考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③借鉴他人意见应注意时间、地点和条件变化
④感性认识在通常情况下不可信,也靠不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