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伴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的立法由宏观层面走向微观层面,由速度型走向质量型,由粗线条走向精细化。这表明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②事物呈前进、上升趋势
③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④性质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焚烧秸秆,曾是刀耕火种的传统。而今随着人们对环境需求的提升和机械现代化的发展,秸秆被“禁烧”,并找到了新的出路。从哲学上讲,这主要体现了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②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共性
③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不相同
④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的质变
C.量变与质变D.事物的运动变化
4 . 韩非认为“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因此,统治者应该“因时而变”。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古今事物之间是没有联系的
③物质是运动的,思想是静止的     ④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10-09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盱眙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学情调研高二政治试题
12-13高三·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传统观念认为,勤洗手、减少与细菌接触,就能减少疾病。近期,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这说明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68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6 . 对财富的态度——从“不敢富”到“求富”;对待人的态度——从见“人”就批到“以人为本”;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的和谐。3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这意味着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射阳县盘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7 .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④认识没有是非检验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
8 . 小小鼠标无极限,从发明鼠标到现在的50年间,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多功能鼠标、3D鼠标层出不穷,如今人们还在研制不用手操作只靠意念控制的智能鼠标。这主要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C.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D.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9 .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016-11-26更新 | 361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选修政治试卷
10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010-11-26更新 | 51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