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7 道试题
1 . 随着ChatGPT、Sora等的火热,人工智能备受关注。2024年我国首次将“人工智能+”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力。面对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冲击,我们必须主攻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变革,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发展主动权。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定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②坚持实践第一,推动人工智能新的探索和研究
③坚持矛盾特殊性,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驱动作用
④分清矛盾主次方面,以产业发展主导人工智能研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的相关消息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一项重要的民俗,在中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放鞭炮不仅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凝结着人们的文化情怀和民族情感。但是燃放烟花爆竹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如今,随着环保技术的日渐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解禁烟花爆竹燃放的呼声日益高涨。2023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声,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规定应予修改。2023年,多地已松绑“全面禁燃令”,河南、广东、辽宁等地将“禁止”改为“限制”,规定在特定时间段、特定区域可以燃放烟花,既绽放了年味儿,又活跃经济,引来一片叫好声。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矛盾观的知识,说明“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规定应予修改”的理由。
3 .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存在重文化学习、轻劳动教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该标准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从而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材料表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④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2024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不要搞一种模式”。这体现了(     
①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抓住主要矛盾,做最重要的事和合适的事
②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要寓于上级的一般号召之中
③要着力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新质生产力
④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在“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国家商务部确定2024年为“消费促进年”,将抓好各项政策落地开花,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动员群众、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原则。对这些原则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质
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强调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强调立足局部,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④“动员群众、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门头沟永定河三家店引水枢纽考察。习近平指出,门头沟、房山等山区地带山高谷深,连续强降雨容易造成骖大山洪,是北京防汛抗洪的重点区域。要立足北京水系特点、总结历史经验,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原则,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保障首都防洪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分析应如何保障首都防洪安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的“爱国三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主权安全风险加剧、意识形态斗争加剧、价值观念冲突加深等新挑战,教育难度和紧迫程度前所未有。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不仅回应了人民对国家的浓浓深情,更以法治之力保障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

这是一部面向全体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律,该法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和功能,分别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其中特别突出了青少年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该法还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及其内容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024-02-13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作为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的重点地带,它的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准入清单;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要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发展态势日趋向好,达到了阶段性预期效果。目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为实现更高的目标奋斗。

(1)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还需继续努力。结合材料一,运用“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的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沿江省市以问题为导向,推出政策举措,形成治理合力。四川全面停止生产性捕捞,湖北杜绝不符合生态规定的发展项目,江苏通过宣传教育,使“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的生态答卷。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生态红利源源不断转变为发展红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加速成长壮大,成为发展的创新支点,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有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原因。
2024-02-02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因地制宜——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分类施策——把握矛盾主要方面以判断事物的性质
③循序渐进——重视量的不断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④久久为功——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30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