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桥旅融合正成为贵州旅游的一个新增量。

贵州的桥旅融合根据不同的建设时序,形成了不同的桥旅融合迭代,实现从1.0版到3.0版的飞跃。坝陵河大桥是国内第一座山区千米级钢桁梁悬索桥,在建桥初期,没有考虑旅游元素的融合,在后期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逐步开展桥旅融合项目,如桥体内观光、低空滑翔、高空蹦极以及研学,这就是桥旅融合1.0版本;被誉为“天空之桥”的平塘特大桥,充分利用既有的服务区,打造桥旅融合项目,集观星、观桥、科普、餐饮、住宿一体,并逐渐在开发和周围景区、民宿、文化融合,这就是桥旅融合2.0版本。在吸取桥旅融合1.0和2.0版经验的基础上,目前正有序推进桥梁融合的3.0版-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项目,该项目再以花江峡谷大桥、花江大峡谷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国之重器+三叠纪古海洋遗址”为主题,建设包含服务区综合楼、加油站、综合展示厅、集中式酒店等建筑物,规划星空露营区、桥塔观光电梯、塔顶星空水吧、桁梁观光廊道等业态项目,打造“以桥为目的地、以桥为文化、以桥为场景”的桥旅、体旅深度融合的产业化特色项目,实现花江峡谷大桥和周边辐射范围全域的互动发展。

贵州充分利用桥资源,深入各村寨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桥旅融合规划方案,景向桥借力,桥为景生辉,绘就“山为景、水为镜、田园美、文旅融”的新画卷,使“桥梁+旅游、研学、体育、美丽乡村”等彼此唱和,做好桥旅融合大文章,把旅游优势、交通优势转换成当地经济发展优势。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阐明贵州推动桥旅融合项目从1.0版发展到3.0版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的相关知识,分析贵州如何将旅游优势、交通优势转换成当地经济发展优势。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春运,寄托着阖家团圆的期盼,也映照着时代发展的脉动。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外向型经济,打工潮涌动,也催生出中国独有的春运。到了2000年,返乡流、务工流启势浩大。然而当时国家铁路营运里程和平均时速不足,每逢春运,一票难求,车厢拥挤不堪成了民生痛点。如何应对春运大客流,一度被视作难解的课题。为了破题,这些年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推动大规模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高速铁路营运里程、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世界第一,交通运力显著提升;各类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运用,让春运的行程更加智能、高效、舒适,也为大国经济畅通了脉络,如今新兴旅游流、休闲流,与传统返乡流、务工流相叠加,汇聚成澎湃的春运潮流,释放出流动中国的强大活力。但是2024年的春运大考又暴露出在自驾出行中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够完善这样的问题,春运还需要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春运难题破解历程的认识。
2024-04-10更新 | 32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产业兴旺振乡村,“酸甜香辣”品贵州。身居西南内陆腹地的贵州,是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但近年来,贵州依托山地的原生性、独特性,培育了以茶叶、辣椒、刺梨、蓝莓为代表的多个农业特色产业“单项冠军”。

酸:荆丛野果逆袭出山刺梨,酸涩中带一丝甘甜。这种在贵州屡见不鲜的野果,过去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广泛价值。近年来,贵州直面问题,全面分析它的价值,将刺梨培育成山乡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甜:水果皇后扎根苗乡蓝莓被称为水果皇后,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入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贵州依托健康食品这一思路,在苗乡开发出品相、口感、营养俱佳的蓝莓产品,其独特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年产值10亿元以上。
香:黔中茶青香飘四海贵州是我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等诸多适宜种茶制茶条件的茶区,是业界公认的高品质绿茶重要产地。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有“中国抹茶之都”美誉,被称为“世界抹茶超级工厂”。
辣:贵菜之魂红火乡村贵州一日三餐,几乎不离辣椒。即便是再素不过的白水煮菜,也要配一碟辣椒水,“合二为一”才算菜。以至有人说,辣椒是贵州饭食的“灵魂”。贵州持续提升辣椒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让小辣椒成为致富增收大产业、乡村振兴“新灵魂”。
贵州发挥自身优势,发展“酸甜香辣”多个农业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请用矛盾分析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目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教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建设具有强大概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体现的哲理。
(2)结合材料,运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阐述党应如何牢空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聚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请你以“塑造学校文明新风”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150字以内;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2023-06-13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诗乡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我国各大盐碱地集中区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从自身的水盐条件出发,进行分类改造,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松嫩平原因季节性降雨不均,土地盐碱化严重,故采用培育耕层、以稻治碱、连通河湖的方法,涵养生态,沃土好水种出了优质稻。内蒙古河套灌区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耕地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但不同地块的盐碱化程度不同,故分别采用“留”“用”“改”方法,科学灌溉,解开了次生盐碱化症结。新疆地区盐碱地全年干旱少雨,于是推广有机肥还田,培育种植“吃盐植物”,收效同样明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盐碱地与可耕地相互转化的条件。
(2)运用《哲学与文化》其他知识,就如何综合利用盐碱地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3-01-11更新 | 7870次组卷 | 30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1(新高考七省专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经济领域重点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是党和国家对2018年经济工作作出的总体部署。未来,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仅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材料一   2012年-2017年东中西地区农村贫困状况

材料二   2017年,H省省级财政资金重点向脱贫攻坚战场倾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全力支持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创造了全国精准脱贫“省级样板”:该省省级财政下达易地搬迁扶贫工程资金近200亿元,为落实全年50万人搬迁任务提供资金保障;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近80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三变”改革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贫;下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资金达200亿元,着力改善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水、电、路、讯、房寨等基础设施条件;统筹教育精准扶贫、新型农村合诈医疗、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专项资金。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国家财政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H省是怎样打好脱贫攻坚战的。
(2)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H省应如何做到精准脱贫。
2018-04-1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