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329日,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十六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围绕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协商议政。10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会上发言,就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马怀德建议,把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经验上升为法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质效。全国29个省(市、区)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实践中探索形成了行政执法、行政检查、政务服务等方面一批有益经验,建议将这些成熟经验用立法形式固定下来,切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李迎新说,近年来,人民法院认真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积极探索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建设新路径,助推我国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实现大幅跃升。但同时也发现,我国在适用仲裁、调解等国际通行解纷方式方面还存在需要完善之处。为此,建议加强法律供给,适度扩大可仲裁事项范围,加大多元解纷机制的资源整合力度。

(1)结合全国政协委员马怀德的建议,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谈谈你对认识发展历程的理解。
(2)结合全国政协委员李迎新的意见,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2024-05-29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池州一中等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徽山水美轮美奂,人文璀璨悠久。近年来,安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2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对新时期旅游强省建设作了全面的擘画和部署,提出要构建“一区三圈四带”总体发展格局,实施旅游新高地建设等“六大工程”。

旅游大发展,项目是关键。安徽省将提升“大景区”,高水平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推进凌家滩、明中都等6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大花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推进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深化“大融合”,大力推进“旅游+”“+旅游”,培育一批农文旅、商文旅、体文旅等新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1)结合材料,阐释安徽省深化文旅融合的做法所蕴含的辩证法智慧。
(2)“只有用心用力做好宣传推介,才能持续提升文旅美誉度和影响力”。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对其思维形式进行分析,并以该判断为前提写出一个正确推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一项民俗,燃放烟花在中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放鞭炮不仅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凝结着人们的文化情怀和民族情感。但是燃放烟花爆竹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2024年春节前夕,烟花爆竹是禁是放,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声,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规定应予修改。在此大背景下,大多数地方保持“禁放”政策不变,一些地方松绑“禁改限”,一些地方“限改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所说的“不合法”,指的是“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而非“全面放开”,不加任何限制。因为根据现有法律,在一些情况下是允许地方政府在烟花燃放的区域、时间、种类上作出限制性规定的。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看待春节烟花爆竹燃放问题。
(2)有人认为:只有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才能增添节日气氛。有些地方节日喜庆氛围浓郁,所以这些政府调整了“禁燃令”。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判断该推理的结构是否正确,结论是否可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千米主张管辖海域、1.8万千米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随着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我国在全球的海洋利益不断扩大,在极地、深海、大洋,我国也有着广泛、普遍的海洋权益。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于2023年10月30日启动,让我们一同重温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感受总书记的“海洋情怀”。

2022年4月10月13日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的讲话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2年10月16日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023年4月10月13日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的讲话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面临着海洋权益争夺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海洋资源遭到掠夺、海域被瓜分等问题。为此,我国加强海洋战略通道和关键节点安全常态化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海外战略支点建设,建立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权益保障机制,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深度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海洋治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
(2)有人认为,“向海图强”,广东为沿海地区和相关国家提供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方案。请你运用矛盾的观点进行评析。
2024-04-12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未来“三农”事业征程上锚定航向的灯塔。“三农”之大,建设农业强国涉及2亿多小农户、5亿多农民,人口体量大,乡村面积大,情况和问题也是千差万别,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复杂性;"三农"之重,关乎14亿多人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关乎现代化大局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科学推动各项任务落实,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和颠覆性错误;“三农”之慢,要结合当前的发展阶段,稳步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农业强国。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今世界,虽然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现代化,但真正全面建成现代化的国家并不多。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自身发展的国情和历史方位,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发展过程极为艰难。可以说,现代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圆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古典文明开始崩溃,中华民族也因此走向衰落,推动文明转型、构建现代文明形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突破口,吸收和借鉴了一切有益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进行了对既存现代文明的批判、突破、改造与革新,推动了面向未来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的要素生成和发展,既包括政党、国家、社会和市场等主体要素,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内容要素,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1)“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谈谈这句话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的否定观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能够成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2023-04-20更新 | 53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新的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发展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更强。十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我国成为全球高度活跃的创新创业沃土。日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纪录不断被刷新,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主体纳税额不断增长。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开发应用走在全球前列,快递外卖、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新个体经济、无人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创造了数以亿计的灵活就业岗位。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能够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2023-04-12更新 | 3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野猪扰民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新中国成立之后,猎杀野猪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野猪的数量急剧减少。直到2000年野猪成为国家保护动物后,野猪的种群数量才慢慢恢复。如今在一些地方,野猪因为数量太多,已经泛滥成灾,人类和野猪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面对这种现状,有些地区制定并实施定量捕杀野猪的政策。专家称,野猪扰民是生态环境向好的表现,通过适度捕杀来控制野猪种群数量是可取的。

作为农耕文明的特点之一,食用、药用野生动植物在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古代社会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今天的现实已完全不同,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退化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边缘。人因自然而生,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也会伤及人类本身。

嗜食野生动物,是长期以来禁而不止的顽固陋习。不少人有“吃什么补什么”的错觉,有“吃什么养什么”的误区,有“吃什么治什么”的谬解。甚至有人不明就里地以为,吃猫能提振精神、吃蛇能强健身体、吃鼠能美发生发,为不健康的陋习提供了反科学的说辞。滥食野生动物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任重道远。


(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对待野猪问题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3)学校举办“保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请撰写两条宣传标语。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2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在中国被落实是在2016年,那一年,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一一三江源国家公园在青海落地。为了更好推进试点,当时国家发改委和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签署《关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的框架协议》,启动为期3年的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三年过去了,国家公园的10个试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其中既有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的作用,也少不了我国自己在立法、管理和运营上的自我探索。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将在2023年建成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文化+公园”,打破了人们对“国家公园”这一概念传统的认识,一方面,将会促进自然保护与旅游发展。长城、运河和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地域广泛、主题鲜明,为文旅融合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创造了实践基地。三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成,将进一步强化我国在世界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突出地位,推动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三大国家文化公园涉及大范围地域内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文化丰富与多元性异常明显,因而公园建设更是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加以凸显。


(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
(2)我国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破了人们对“国家公园”这一概念传统的认识。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3)很多地方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公园。请你为你当地文化公园中的文化元素拟两条宣传标语。
2022-03-26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实践。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教育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5000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学无止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深厚的教育思想。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丰富资源,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目前,我国已建成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破解了“穷国办大教育”的世界性历史性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1)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教育对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3)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校学生会拟发出“争做新时代新青年”的倡议,请你为此倡议列出三个要点。
2022-02-23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滁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