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充分调研、历经三次审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       
A.法律作为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
B.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建构客观事物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D.矛盾具有特殊性,编撰黄河保护法立足实际,因时、因事进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都是建立在其自身历史土壤之上的,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不同,各国教育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在逻辑和生成规律。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必须牢牢扎根于中国大地,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和中国国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中国高等教育先后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和苏联的办学模式,虽然欧美发达国家和苏联的成功办学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但中国高等教育与之相比有着极大差异,兴起的历史背景不同,发展的制度和路径不同,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也完全不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独特性要求,需要我们扎根于中国大地办教育。


结合材料并运用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扎根于中国大地办教育。
3 . 只有坚持动态清零,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才能克服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主席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1更新 | 2582次组卷 | 53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线上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这告诉我们(     )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②同一事物的各种矛盾具有特殊性和不平衡性
③把握事物必然联系就能使我们的事业事半功倍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以特殊求普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动态清零”总方针强调精准,精准平衡抗疫和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各地根据疫情情况,实行“慢下来”,重点区域静下来,风险地方停下来,减少人员流动和集聚。减少疫情传播与外溢,从而实现“快产控”,“以慢促快”,争取疫情早日退散,复工复产。对疫情之下的“快”与“慢”理解正确的是(     
①“快”与“慢”相互影响,应着重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②“快”与“慢”相互贯通,要善于在个性中去把握共性
③“快”与“慢”各有特点,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快”与“慢”相互联结,促进斗争性向同一性的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着眼事物的整体性
②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发挥各要素的关键作用
③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关系,促进双方的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07更新 | 174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