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边境多缉一克毒,内地少受十分害。”为了这个承诺,无数缉毒民警风餐露宿、隐姓埋名、卧底擒凶,冒着枪林弹雨与毒贩生死搏杀。战斗在第一线的缉毒警察,用其伟大平凡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叫作人民公仆的“最美警察”。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能赢得荣誉和赞美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②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决定了人的行为选择
③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④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1020日,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向发展中国家派遣医疗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出的重大决定。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起,中国已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累计诊治患者3亿人次。援外医疗队推进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义诊创新工程活动,拓展公共卫生合作,从输血式援助转向造血式援助,培养了大批当地医疗人员,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60年来,中国援外医疗队远离亲友奔赴受援国,共有50余名队员长眠在了异国他乡。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在给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中指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援外医疗就是生动的体现。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阐述中国援外医疗队是如何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的。
(2)弘扬中国医疗队精神对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2023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1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和人民一起,努力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请结合“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以“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20字左右。)
2023-11-22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3年5月3日,习近平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回信中说,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国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这是基于(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③量变和质变都是由事物的矛盾运动引起的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①旨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实现自我价值
②是站在人民立场上作出的正确价值选择
③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④可以突破执政规律以达到长期执政的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在2023年4月3日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四个总要求(       
①体现了我们党把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②的提出是基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③遵从了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认识秩序和认识规律
④说明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不断向前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 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雷锋精神

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从此,“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印刻人心,他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他的日记永不褪色。



(1)结合材料,说明学习雷锋精神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时代活雷锋

继雷锋之后, 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英雄人物、模范团队不断涌现。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听着雷锋故事长大的郭明义,几十年来只认“助人为乐、奉献社会”,成为千万人心中的活雷锋;“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老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植树造林,为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播撒一片绿洲。

“您有一条新哨单已成功受理,正在派转相关处置单位。”在雷锋的家乡湖南长沙,创新推出的“雷锋哨”工作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广西宾阳的“雷锋派出所”十余年坚持节假日慰问孤寡老人。雷锋精神好似燃烧的火炬,点亮凡人善举,温暖社会角落。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知识,分析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不断涌现的原因。

◆做追“锋”少年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拟一个学校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活动方案。
要求:①主题明确,符合时代要求;②活动方案具体,具有可操作性;③学科术语准确,使用科学规范;④字数在100字左右。
2023-09-2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上,我们党正是通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决策难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

正确的调研方法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关键,调研方法多种多样,以下调研方法是最常用的。

调研方法

具体做法

抽样调查法

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此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

实地观察法

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现象

关于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毛泽东指出,“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知识,说明如何调研才能获得真理性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为何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8 . 下图漫画《生命之梯》以人们一双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形成向上攀爬的梯子,寓意在遭受地震灾难时人们团结一心救助受难者,为受难者搭起“生命之梯”。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部分以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最大化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要在奉献社会中彰显人生的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2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政治预测卷
9 .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突破外国封锁,隐姓埋名30年,为国之重器奉献毕生心血;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事业而忘我、为人民而无我,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非凡业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表明(     
①人的价值的评价关键在于实现自我满足
②劳动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源泉
③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强调中国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全党同志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全党全国之力脱贫攻坚,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整体上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壮举,中国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真正过上了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国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产业化发展,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相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立场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请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广大青年如何才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提两条建议。
2023-05-29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