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漫画《脱离了约束的个体会伤及自身》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②坚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坚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④重视局部以推动整体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④
2019-05-31更新 | 205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简单了、我们这几个把豆腐磨好,磨成好豆腐,你那几个企业好好发豆芽,把豆芽做好……我们13亿多人民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就是伟大祖国。”这一观点说明
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②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变化发展
④系统的功能是各要素功能的“集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5-13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政治试题
4 . “雷达看多远,国防安全就能保多远”。由我国著名科学家刘永坦带领的团队自主创新研制的新体制雷达,改变了依靠传统雷达我国海域可监控可预警范围不足20%的状况,实现了对我国海域监控的全覆盖,给祖国的万里海疆安上了“千里眼”。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①实践能够创造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
②实践能够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促进认识的发展
③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5 . 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资源与垃圾,不过是人类从自身的角度对事物的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人们认为毫无用处的垃圾经过回收再利用成了资源。这说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基于社会实践而形成
②物的价值能随着时空及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③科学认识将事物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④事物性质的不稳定使客观实在具有不确定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2018年4月,习近平在武汉考察时指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更快地占领一些制高点,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攻坚克难。所有关键岗位、重要产业上的人,都要有一份责任感、使命感。每个人都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学习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我们青年学生必须
①把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③以正确价值观为出发点,砥砺自我,不断前行
④树立崇高理想,把去重要产业和关键岗位作为人生努力的方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人类的药品常用小白鼠做实验。小白鼠为人类“试药”,原因之一在于小白鼠和人的DNA差异很小,并且小白鼠和人有很多共患的疾病,便于造模。小白鼠能为人类“试药”,是因为
①同类事物的科学实验是使个性认识上升为共性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人类与小白鼠机体上具有相似的内在规定性
③对事物间联系的认识能够直接改变事物的原有形态
④小白鼠具有能够满足人们进行科学实验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海南嘉积中学高三模拟测试二政治试卷
8 . 斗牛是西班牙的历史传统。近年来,人们就斗牛运动的存废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反对斗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继1991年西班牙加那利自治区禁止斗牛之后,2010年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禁止斗牛。而支持者认为,斗牛代表西班牙的国家形象,应当发扬光大。人们之所以对斗牛运动持不同的看法,是因为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
②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③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⑨C.②④D.③④
9 .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文艺工作者需要
①抓住主要矛盾,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②把遵循文化创作规律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③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
④坚持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海南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二政治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真情献社会,服务暖人心”。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大型活动以及日常的社区服务中,志愿服务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志愿者”日益受人尊敬。为更好地褒奖志愿者,有的地方打算将“有关单位在招录公务员、招聘员工、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录取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写入地方法规;还打算推广“志愿者服务卡”制度。持卡的志愿者还可以在指定场所购物、参观、浏览时获得一些优惠。但上述对志愿者褒奖的做法在社会上却引起了争议,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


(1)对上述争议持怎样的看法?请根据“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有关知识,结合志愿者的理念说明理由。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个人应当如何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2019-01-30更新 | 6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